【消費信貸】環聯﹕「先買後付」和「出糧貸款」成最受關注的新信貸產品
▲ 【大行報告】環聯﹕消費信心持續改善 第三季以「先買後付」和「出糧貸款」信貸產品最受關注
環聯(美:TRU)公布第三季全球消費者脈搏研究報告,指疫情對家庭收入影響持續減弱,受惠於消費券活動,有利刺激實體店及網購消費,而隨著經濟復甦,「先買後付」及「出糧貸款」的信貸產品愈來愈受關注。
環聯:上季逾期還款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惟信貸需求仍持續下跌,可見【下一頁】
環聯香港區行政總裁林嘉儀表示,報告顯示消費者需求與市場供應之間的差距收窄,更多消費者明白維持個人信貸健康有助其獲得所需信貸以實現個人財政目標,隨著本港經濟持續回暖,現有市況將為財務機構帶來業務增長機會,亦有助消費者走出財政陰霾。
信貸市場復甦 信貸供求見升
本地確診個案接近清零,令消費信心持續改善,57%受訪者表示家庭收入目前未受影響,按季升兩個百分點,大部分人亦對自己的還款能力更有信心,76%的受訪者預計他們能夠悉數繳付現有帳單及償還貸款,按季升四個百分點。
研究發現,無法繳付各類賬單及償還貸款的受訪者亦較上季度減少,當中26%的人認為他們將無法償還個人貸款,按季跌10個百分點,其次以次為償還私人學生貸款,按季跌9個百分點至25%、按揭貸款,按季跌8個百分點至15%,及汽車租賃貸款,按季跌15個百分點達至15%。
此外,38%消費者認為有充足途徑獲取信貸,按季升八個百分點,41%受訪者計劃申請新的信貸或為現有信貸再融資,若以風險級別計,次優級別的消費者表示對信貸需求最高,達67%。
新信貸產品方面,以「先買後付」和「出糧貸款」最廣為人知,62%受訪者知道「先買後付」,按季升十四個百分點, 而由虛擬銀行推出的信貸產品「出糧貸款」則有80%受訪者曾聽聞過,52%受訪者認為該產品有價值,僅10%消費者於過去12個月曾使用過。
消費信心改善 但仍有隱憂
雖然調查結果顯示消費信心持續改善,但消費者仍憂慮疫情對的未來影響。展望未來,48%受訪者預計他們的收入會減少。
相關報道:【消費信貸】環聯﹕今年首季消費者信貸需求回穩 整體逾期還款率處於低水平
【專訪】環聯連訊主席馮銳江:上市集資加快科研發展 料5G市場仍有大量空間
編輯:曾樂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