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辦公】疫情後需求急升 共享辦公室集團IWG拓大灣區市場(多圖)

商業 19:00 2021/10/19

分享:

分享:

駐港經理Paul MacAndrew受訪稱對大灣區的發展前景有一定信心,集團亦有意積極計劃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包括澳門等城市,也會是未來發展的重心。

自疫情後,企業採用混合工作模式的趨勢有明顯增長,更有不少選擇進駐共享辦公室,提升辦公靈活度。經營共享辦公室的IWG集團日前更選址香港擴充業務,駐港經理Paul MacAndrew受訪稱,其辦公空間在疫情後的需求量創新高,未來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重點發展市場之一,繼續拓展旗下品牌業務。

【辦公空間】混合工作模式需求熱烈 靈活辦公空間營運商IWG新中心落戶海濱匯

【香港經濟】中小企業務狀況按月下跌 收縮區域由49.0下跌至47.8

有不少專家分別指出,企業難以完全回到疫情前的辦公方式,因此混合工作模式能為員工和企業視乎需要,去靈活調整工作地點。Paul MacAndrew表示,雖然在疫情下,不少企業員工採取在家工作模式,惟因為在香港的居住面積普遍較小,可能不利於在家辦公,而採用混合辦公模式則比較彈性,也是全球化趨勢。

設專屬Apps 助靈活調配資源

所以該集團早前亦選擇在港擴闊版圖,開設第3間旗艦品牌「Signature」的辦公中心,並看好東九龍成為香港主要商業區的市場潛力。據悉,其客戶包括跨國企業、本港初創、銀行、零售和金融科技等行業。他又表示:「相比以往傳統辦公室,共享辦公室更為彈性,沒有綁死約。」即租約長短跟工作空間大小,可因應顧客需求而作出調整。

目前IWG在大灣區開拓的辦公點,包括Spaces及Regus等品牌,已增至32個。他表示,對大灣區的發展前景有一定信心,集團亦有意積極計劃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包括澳門等城市,也會是未來發展的重心。雖然暫未能透露具體詳情,但他表示,不排除通過特許經營(franchise)或合作夥伴(partnership)等形式拓展。

受疫情持續影響下,加速企業轉向採納混合工作模式,未來辦公室型態將大量依賴科技。他又表示,集團亦又採納科技加入管理,為客戶設有專門的應用程式(App),善用閒置辦公空間,更靈活調配資源。舉例指,其應用程式可讓客戶查看辦公室使用情況,或提供預約服務,因應情況選擇工作地點。

    點擊圖片放大
    +3
    +2

採客製化服務策略吸客 擺脫固定規限

現時共享辦公室業務市場的激烈競爭,Paul MacAndrew提到,「Signature」辦公中心除了設有商務休息廳、茶水間、會議室等設施,還特別加入「Design Your Office」服務作吸客策略,讓顧客自行選擇打造自己專屬的辦公室。

他解釋,「Design Your Office」即擺脫以往對辦公室場所的固定規限,無論是辦公桌﹑座椅﹑儲物櫃或是會議桌等,都能讓顧客在專有的辦公家具庫中選擇訂製。舉例指,即使細至一張茶几或小圓凳都可讓顧客決定挑選。

雖然當中需要另收安裝費用,不過可節省重新裝修新辦公室環境的開支,因此受到顧客歡迎。他指:「當中的設施擺件由供應商所提供,家具設備都是可供顧客免費使用,令到顧客可以在不用花裝修費用的情況下,打造自己喜歡的辦公空間風格。」

【離職潮】拒採取混合上班模式 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爆離職潮

記者:黃顯晴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