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股】莎莎國際9月底止次季港澳銷售彈16%、仍較疫情前跌69% 港澳門店按季淨減7間
▲ 【零售股】莎莎國際9月底止次季港澳銷售彈16%、仍較疫情前跌69% 港澳門店按季淨減7間
莎莎國際 (00178) 公布截至9月30日的第二季銷售數據,期內總營業額約7.58億元,按年增9%,但較18/19財年同期跌61.7%,當中香港及澳門營業額約5.23億元,按年增16.2%,但較18/19財年同期跌69.7%;線上業務營業額約1.45億元,按年增33.7%,同時較18/19財年同期增68.1%。
續縮港澳門店數目、同店銷售按年升21.4%
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及澳門門店為91間,較6月底淨減7間;內地為69間,按季增8間;馬來西亞約73間,按季減少2間;總數為233間,按季減少1間。期內,香港及澳門的同店銷售、每宗交易平均金額及交易宗數分別按年增21.4%、10.7%及6.3%。
內地客方面,莎莎國際稱,內地與澳門已恢復通關逾一年,惟疫情多次反覆, 當地每次即時加強入境管制,即影響集團銷售。第二季度,8月初及9月底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因疫情相對之前嚴重,實施的入境管制導致內地旅客量大幅度下挫,因此莎莎在澳門第二季內地客銷售僅回復至18/19財年同期水平的約35%。而內地與香港尚未恢復通關,所以本港的內地旅客銷售未有改善。
香港8月初本地客銷售明顯上升 再理順店舖網絡
莎莎提到,香港8月推出消費券,集團推出推廣優惠吸納消費動力,成功令8月首兩個星期的本地客銷售明顯上升;而澳門則在去年5月推出消費券造成高基數,以及今年8月初及9月底爆發較之前嚴重 的新冠疫情,故今年本地客銷售於第二季按年錄得負增長。
莎莎又稱,集團截至9月底的的手頭現金約2.86億元,足以應付日常運作所需,但較6月底的3.54億元有所減少,主要由於第二季錄得虧損,以及為澳門「十一黃金周」和第三季線上業務的購物高峰期預備存貨所致。
莎莎強調,集團會持續理順香港的店舖網絡,減低集團的整體成本和優化成本架構,務求盡快轉虧為盈及增強長遠盈利能力。
*逢交易日早上9時《ET開市直擊》市場專家為你分析市況,做好開市準備*
相關文章:
【香港零售】莎莎上季港澳營業額反彈39% 惟較疫情前仍跌69%、綫上及內地反已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