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1】創科土地新增250公頃 河套區擬推「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 最快料三年後展開前期工作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6日)公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不少措施協助本地科研發展,其中提到本港多個地點將新增作創科土地用途,合共涉及接近250公頃土地,包括處於構思段階的新田科技城,以及在與前海隔灣呼應的流浮山建設具規模、地標性的創科設施。
其中將研究加快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建造工程,將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整合為新田科技城,希望建構為香港矽谷。消息人士指出,新田科技城涉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佔地57公頃(見表),主要應用於協助科技公司的方案商業落地,例如進行試製、測試,提供醫療器械等。而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再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騰出現址,共提供88公頃新土地。
另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升格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的洪水橋/厦村,將會擴大範圍至流浮山,預計約5公頃。消息人士指,選址考慮到與深圳前海一灣之隔,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並期望建立規模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如創新孵化中心。而現代服務業除了金融外,還可能是一些與知識產權、市場化的支援配套相關。
新增的創科用地還將接納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建議,為兩所大學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別於薄扶林為港大預留4公頃現屬「綠化地帶」的土地興建深科技研發大樓,並支持中大在中大醫院附近2.5公頃主要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的土地設立研究設施和擴充中大醫院,並同時改善現有東鐵大學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泊車設施。
創科土地用途佔地 | 公頃 | |
現有和已預留創科用地 | 220 | |
現有工業邨 | 210 | |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及《2021年施政報告》其他措施中的額外用地
|
落馬洲邊境管制站 | 20 |
港深創科園東南面土地 | 70 | |
馬料水填海計劃 | 88 | |
新田科技城涉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 | 57 | |
流浮山 | 5 | |
港大 | 4 | |
中大 | 2.5 |
設InnoLife Healthtech Hub 料涉數十億資助
消息人士又強調,為回應「國家所需」,配合《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所以構思在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內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不僅生物科技,還涉及人工智能預測分析、機械人,以及新物料應用如人造皮、器官等的研發。」並且將預料投入數以十億計資助。
該科研中心有別於早前「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旨在匯聚本地和海內外人才,將針對與內地研發層面的合作及提供更大規模的配套。並且以「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16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實驗室,以及8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包括理大、中大、港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該「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預期在2024年末,即第一期河套區港深創科園落成後,才可開展前期工作包括規劃設計等,預計前期工作超過1年。
此外,據消息人士引述早前統計,佔地87公頃的第一期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共8座大樓,預計將有5萬就業人口。
記者:張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