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1】施政報告提及會展業、再工業化、物流和資金流幫助 一文看清中小企支援
▲ 港府中小企未來的發展,有何規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6日)公布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究竟對中小企未來的發展,有何規劃?
會展業:總額超過10億元的「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會進一步延長計劃的有效期至明年底,並會優化計劃細節,為業界提供即時及更到位的支援。長遠而言,政府會繼續擴建會展設施,包括把灣仔北三座政府大樓及港灣消防局用地重建為會展設施、酒店和甲級寫字樓,以及擴建亞洲國際博覽館,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會展樞紐的地位。
據消息人士透露,總額超過10億元的「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暫時資助了逾60個項目,撥出1.4億元。而會展業的資助,將在未來一至兩日內,將會公布面向參展商的一次性資助。
有關擴建方面,消息人士續透露,灣仔北三座政府大樓目前仍有逾10項計劃進行中,預計所有項目完成後,可在2026年正式遷出用地。
資金周轉:「商業數據通」,預計明年投入運作,公營機構或公用事業公司等服務提供者向銀行提供數據,讓銀行對企業的營銷狀況作出更準確的預測,從而減低企業提供抵押品的需要。
再工業化: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將分別於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同時,政府已邀請科技園公司開始構思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
航運:政府與業界合作研究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的具體方案。
海運:引入稅務優惠,吸引航運業界人士在香港設立業務;政府亦會擴大海事處轄下香港船舶註冊處在海外的辦事處。
物流:加快推動大灣區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完善多式聯運;並發展高增值物流,鼓勵物流業界進一步應用科技,提高生產力。
知識產權:推動香港知識產權貿易發展,將提升知識產權署的實質審查能力。並與內地研究《專利合作條約》擴展至包括「原授專利」制度,以及把其他主要知識產權國際條約適用於香港。
同時強化知識產權制度,以及加強推廣、教育和對外合作。當中,計劃重啟修訂《版權條例》工作,希望在下屆立法會提交修訂《版權條例》的條例草案。
貿易:提升香港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商貿投資關係,爭取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而在國家雙循環格局中的內循環,將繼續爭取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框架下,為香港業界進入內地市場創造更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梁巧恩、馬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