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日德意學者獲物理學獎 表揚對氣候及複雜現象貢獻
2021年度諾貝爾獎頒發第二個獎項,由3名科學家共同獲得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為美籍日裔氣象學家真鍋淑郎、來自德國的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及來自意大利的帕里西(Giorgio Parisi)。三人可攤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892萬港元)的獎金。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表揚3名得獎者,都為人類更深入了解複雜物理系統的特性和演化作出貢獻。
【諾貝爾獎】美國兩科學家獲醫學獎 表揚發現溫度觸覺受體 【下一頁】
帕里西發現了由原子至行星尺度等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s)之中,無序及波動的相互作用,得獎比重佔一半。而真鍋淑郎和哈塞爾曼建立地球氣候的物理模型,包括量化可變性及對氣候暖化進行可靠預測,得獎比重各佔四分之一。
真鍋淑郎研究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如何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真鍋淑郎早於60年代率先開發地球氣候物理模型,也是首個探索輻射平衡與氣團垂直輸送之間的相互作用的人,為現今氣候變化模型發展奠定基礎。
而哈塞爾曼在70年代建立一個聯繫天氣和氣候的模型,解釋了即使天氣混亂多變,氣候模型仍能作出真實可信的預測。由於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都會在氣候之中留下足跡,哈塞爾曼更研究出辨別氣候指紋的方式,藉此證實大氣層溫度是因為人類排放二氧化碳而升高。
帕里西在80年代發現無序複雜物質的隱藏模式,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形容他的發現是對複雜系統理論的關鍵貢獻。帕里西的新發現有助人類理解,過往很多被視為完全隨機、無規律物質和現象。他的理論更能夠應用在物理學以外的多個領域,包括數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及機器學習。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漢松(Thors Hans Hansson)稱3人的發現獲得認可,表明全球對氣候的認知是有著堅實的科學基礎,以及嚴格的觀察分析。
物理學獎得獎科學家資料 | |||
姓名 | 帕里西(Giorgio Parisi) | 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 | 真鍋淑郎 |
出生 | 1948年生於意大利羅馬 | 1931年生於德國漢堡 | 1931年生於日本愛媛縣 |
任職機構 | 意大利羅馬大學 | 馬克斯·普朗克氣象學研究所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
得獎原因 | 發現複雜系統中無序及波動的相互作用 | 建立地球氣候的物理模型,包括量化可變性及對氣候暖化進行可靠預測 | |
得獎比重 | 1/2 | 1/4 | 1/4 |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鄭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