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人才】數碼港學院推逾10個暑期活動和計劃 發掘中小學生創科潛能
▲ 為及早培訓創科人才,數碼港學院今年推出超過10個暑期學生活動及計劃,預計參與學生人數逾1000位,當中涵蓋大學及中小學生。(官方提供圖片)
踏入數碼化時代,科技應用逐漸融入至各個行業,科技人才愈來愈吃香。數碼港學院將於今年推出逾10個暑期學生活動和計劃,預計超過1000位大、中小學生參與,希望讓年輕一代可及早接觸創科行業。
數碼港首席公眾使命官陳思源指,本地一直缺乏足夠科技人才,以往數碼港過於集中為初創提供培訓,自去年成立數碼港學院後,透過與商界、科技及學術界合作,未來會在中小學開展培訓計劃,提供金融科技(Fintech)暑期計劃、人工智能網上訓練營等活動,在更早階段開始培育創科人才。
今年首設的金融科技暑期計劃,開放本地中四至中六學生免費參與,參加者將學習金融科技發展,涵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監管科技等領域。另外也設有人工智能網上訓練營,予中一至中六學生參與,體驗人工智能(AI)和動機算法如何協助學習,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AI在教育界和金融科技界的實際應用和個案等知識,並於8月16至20日進行網上授課。
陳思源分享,參與實習及培訓計劃的公司涉及不同行業,包括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區塊鏈等範疇。他鼓勵,年輕人盡早把握不同實習與培訓機會,藉此開拓眼界。他指,「目前香港創科市場上擁有不少機會,很多外國人看準亞洲市場,因此科技人才需要有國際視野。」他也指出,科技公司應具有更多元及包容性,並鼓勵初創聘請外國員工。
<<【初創發展】風險投資老手:疫後初創把握機遇 香港研發人才多競爭力大
和田弁當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隽表示,過去2年均有聘請實習生,由於公司最近開拓B2B經營模式,於是透過數碼港聘請港大LITE Lab的碩士生Sarah Leleu ,以幫助公司搜集法律相關的資料,例如有關科技牌照、出口熱鏈自動售賣機到外國等資料,有助其開拓海外業務。
另外,現正在香港科技大學就讀工商管理資訊系統學的梁宇軒,於今年6月份透過數碼港科技實習計劃,目前已在本地初創GoBuddy工作,負責根據客戶要求設計網頁。該企為一間軟體即服務(SaaS)公司,主要提供社群建設及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梁宇軒表示,是次實習機會難得,不但可提前接觸電子商務相關業務,更可累積工作經驗,在工作中認識不同人士。
本地創業氣氛漸濃厚,女性創業者數目不斷上升。陳思源指,近年本地不乏女性創業者,為創科行業注入更多元素。「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創業者,兩者都各有特質,同樣具備良好的市場觸覺。」不過他認為,女性創業者在商業運作及處事方面,會相對更加注重細節,以及考慮周到。
為培育更多女性創科人才,早前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聯同微軟(Microsoft)香港等機構合作,將於下月7日至8日舉行IFTA極客「女程」青年大賽,開放予全港中四至中六女學生參與,鼓勵更多女學生參與創新科技,以此提升STE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教育。
記者:李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