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診療室】認識泌尿道上皮細胞癌

名人薈萃 17:33 2021/07/14

分享:

分享:

大眾對罕見疾病了解不多,而其治療方法亦有限,患者難以得到合適治療。猶幸,經過醫學界多年努力,基因檢查技術日漸成熟,逐漸破解不少罕見疾病,新藥物得以面世,泌尿道上皮細胞癌便是其一。

泌尿道上皮組織分布

泌尿道上皮組織分布於泌尿道系統中的器官,從腎盂(即腎臟內側的漏斗狀空腔)、輸尿道、膀胱延伸到尿道近端,這些組織的細胞會接觸尿液並保護器官,「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就是這些細胞出現了病變。換言之,膀胱、輸尿管及腎孟等位置是可能出現病變的部位。醫學界至今對這種癌症的成因仍不太了解,在香港以至全球屬罕見,但相信吸煙及長期接觸化學物品均會增加患病風險。

癌症的病徵與病變

「泌尿道上皮細胞癌」的病徵與大部分泌尿系統病變相似,小便帶血及赤痛,直至病情後期,尿急、尿頻情況較多,泌尿系統通道有機會阻塞,影響到腎功能。因此,如市民出現血尿又沒太大痛楚,最好盡早檢查找出病因,現時較常見的診斷方法包括化驗小便,以及靜脈尿道造影及膀胱鏡檢查,後者能抽取組織並作化驗,準確度較高。

因罕見而難以治療?

既然是罕見疾病,治療上會否相對困難呢?「泌尿道上皮細胞癌」與其他癌症一樣,在早期階段,如果癌細胞沒有侵入肌肉層,可以透過手術切除腫瘤,惟它的復發機會較高,故此術後需要在腫瘤附近浸淫化療藥物或卡介苗減低復發機率。

當癌細胞入侵肌肉時,或經血液及淋巴擴散,會影響肝臟、骨骼及肺部,或要使用混合化療,服用鉑金類藥物與其他藥物。不過,一綫化療也有失效時候,屆時患者可能要用到二綫化療藥物或免疫治療,可惜這種癌症的病人大部分較年長,體質較差,未必能適應毒性較強的化療。

幸而,隨着對腫瘤形成的認識更深,藉着次世代基因檢查,醫學界發現約20%患者的致癌基因(如FGFR)出現突變,驅使腫瘤增生及複製,只有標靶藥物能抑制基因變異及癌細胞生長。研究指出,接受標靶治療的患者,縮細腫瘤的成效達四成,存活期中位數約14個月,比傳統化療的6至8個月更為理想。

如今,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已批准這種標靶藥物用於治療「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對患上這個罕見癌症的患者而言,無疑是個新的選擇,擺脫「無藥可醫」的困境。最後提醒大家,治療「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宜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及承擔能力等,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都市診療室】疫苗引發蟹足腫?

【都市診療室】有仔趁嫩生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施俊健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欄名 : 都市診療室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