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消費大行其道 帶來長遠機遇
現時,各行各業都在經歷數碼化所帶來的衝擊、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創傷。全球經濟不斷演變,在種種因素下,投資者應如何制定最切合21世紀的投資策略?
人口老化、網上消費、自動化、清潔科技及社會結構轉型都是塑造未來十年變革步伐和類型的主題。其中,新冠肺炎更讓網上消費成為日常。
新冠肺炎的爆發導致網購在全球加速普及,鞏固了現有網上消費者的習慣,亦令轉而網購的消費者增加數百萬,同時加快推動未來經濟的結構性轉變。
至2023年,全球網上銷售額預計將達到6.54萬億美元,幾乎是2019年的兩倍。然而,目前僅有13%的零售交易是在網上完成,凸顯眼前的龐大機遇。
轉向網上消費的現象在中國最為明顯,麥肯錫的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依然旺盛,仍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增長引擎。
這個消費模式的轉變令許多企業迅速增長,例如美團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服務和產品平台,股東之一是中國科技巨擘騰訊。美團的應用程式允許用戶預約一系列服務,由外賣至酒店和餐廳預訂皆應有盡有。
電商的增長為新型的配套基建和服務帶來了巨大需求。物流和倉儲業巨擘Prologis等公司正利用規模效應為小型公司提供更多和更便宜用於網上貿易的倉儲設施。
社交媒體亦成為與新舊用戶互動的主要渠道,能夠為企業提供高效的廣告。利用社交媒體作為廣告平台能讓零售商根據人口結構、地理位置和一系列其他因素來針對特定受眾。此外,點擊率能提供即時數據,供企業分析其廣告策略和投資的有效程度,從而將資源投放至表現最佳的地方。
中小企業亦在轉向HubSpot等協助企業擴大規模的客戶關係管理平台。無論是通過網誌、YouTube內容還是Instagram檔案,HubSpot的軟件都能協助企業管理營銷和銷售事宜。
回過頭看,不少此刻正在發生的趨勢在2020年之前就已經出現,但新冠疫情令這些趨勢進一步加速和加深。現時的情況是科技的進步首次將網上消費領域的重要部分聯繫起來,預示著不斷演變的經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撰文 : Jeremy Gleeson 安盛投資管理數碼經濟投資專家
欄名 : 投資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