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份到了@iM網欄】不如觀心 求人不如求己  

名人薈萃 19:58 2021/06/16

分享:

分享:

蘇軾和好友佛印禪師一起在郊外散步時,途中看到一座觀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禮拜觀音。

蘇軾順著佛印禪師禮拜的地方看去,看到這尊觀音石像與別處的觀音像完全不同。

別處的觀音都是一手執仙草,一手執凈瓶,而這尊觀音石像卻一手豎掌,一手執念珠。

蘇軾不解地問佛印禪師:我們掛著念珠念的佛號是南無觀世音菩薩,那麼,觀音手執念珠念的是誰呢?

佛印禪師淡然一笑:衪念的是南無觀世音菩薩。

蘇軾一臉的迷惑:衪怎麼能自己念自己呢?

佛印禪師:「衪比我們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是自己的,別人再強大,也是別人,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

依靠別人而活,始終活不出真實的自己。

人們常說:自助者天助。一個人只要相信並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立自強,便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世界上真正能拯救和幫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不是什麼事情向佛菩薩許下心願就可以了,更不是臨時抱佛腳。

不論別人怎麼對你,你的命運始終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裏。

別人對你熱也好,冷也好,你要讓自己的體溫穩定在三十七度,如果你連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要寄託在別人對你的態度上,你不是活得很悲慘嗎?

恭聞法音《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其中一個內容提到 ~ 因分別對方語誤解而煩惱,即是我執魔

當對方在罵人,或在批評人,或在咒罵某種東西,或者兩人交談某種事情,而你聽到了產生誤解,以為對方是在「指桑罵槐」,自己對號入座」,認為對方說的是自己,這個時候你產生罣礙了,心裡頭想「你怎麼這樣講法、這樣看法呢,我明明是如何如何對他好,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啊!」就這樣因誤解而產生罣礙、煩惱,甚至痛苦,此時此刻人家無意傷你,但卻因為言語誤解而傷害到自己,這是自己的「魔」!

大家有沒有試過,工作上跟新同事接觸和合作,在磨合期間容易發生語言間的誤會做成分歧、矛盾和磨擦,甚至不自覺地對他們產生偏見。其實這些小誤會都可以解決的,視乎彼此能否開心見誠,主動向另一方表示關切之情。

一日三審,在自省時發現自己有這種壞習慣,提醒自己不要執著「眼」看到的是什麼字,「耳」聽到的是什麼話,而是先從好的方面去想,用平常心去對待每一件事,久而久之,誤會少了,煩惱少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融合了。

 

 

作者_旺秋(賴櫻華)簡介:

學佛十年,希望用佛教小故事或日常經歷與讀者一同感悟人生,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反思每日的身口意,進而了解及調節自己的情緒,並分享在逆境中保持正能量的小秘技。

Blog:https://wongchau.wordpress.com/author/wongchau/page/128/

更多緣份到了@旺秋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旺秋(賴櫻華)

欄名 : 緣份到了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