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集團擁過百商場 不敵疫情申請破產保護

環球經濟金融 13:04 2021/06/15

分享:

分享:

美國有大型集團旗下營運過百個商場,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陷入財困,周日(13日)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時,不少民眾為減低染疫風險而減少外出,網上購物也變得更普及。美國有大型集團旗下營運過百個商場,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陷入財困,周日(13日)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英國疫情】約翰遜延後解封 表明不再推遲 【下一頁】

Washington Prime Group的總部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集團在全美經營102個商場。該集團稱新冠疫情為其帶來重大挑戰,面臨近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債務,周日晚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該集團獲得1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資金用於日常營運,確保集團在申請破產保護的同時仍可維持日常運作。據悉,商場因防疫限制也要暫停營業及減免租戶租金,成為集團需申請破產保護的主因。

該集團行政總裁孔福爾蒂(Lou Conforti)表示,財務重組有助集團調整資產負債表規模,強調該集團期間仍會努力擴大資產價值。

【變種病毒】Delta變種改病徵 英國新確診者多頭痛 【下一頁】

除了Washington Prime Group外,CBL Properties 和 PREIT兩間大型商場營運商,都在去年申請破產保護。

美媒指出僅於去年,美國有超過40間主要零售商宣告破產,超過1.1萬間商店宣布關閉的紀錄更創新高。

瑞銀(UBS)零售分析師在近期一份報告中預測,新冠疫情加快零售業由實體流向網絡的轉型趨勢,估計未來5年將約有8萬間商店關閉,更預計美國商場數量於同期也會下跌。

市場研究機構Coresight去年更預計,美國大約25%的商場將在未來3至5年內消失。Coresight行政總裁溫斯維格(Deborah Weinswig )當時表示,如未能阻止實體零售業經營環境惡化的情況,商場消失的比例或會升至50%。

責任編輯:鄭錦玲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