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政商界取態不一 專家:能源危機成關鍵
▲ PayPal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Sri Shivananda表示,現時有不少用戶都有出售或持有虛擬貨幣,而用戶對買賣虛擬貨幣有需求。
加密貨幣如比特幣(Bitcoin)與以太幣(Ethereum)等在今年升跌不斷,除了受到Tesla執行長Elon Musk言論衝擊外,亦被美國財政部及中國人民銀行關注及設法打擊,甚至禁止用作支付貨幣流通市場。
外國傳媒報道引述,有大學專家警告,比特幣近期暴跌構成法律挑戰,而能源危機將影響虛擬貨幣市場。網上支付系統營運商PayPal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Sri Shivananda則表示,公司的加密貨幣服務不會因其短期波動而更改。
美國盼盡快立法 保障投資者
美國財政部早前宣布,已採取措施打擊加密貨幣市場和交易。而中國人民銀行亦發出公告,虛擬貨幣不可用作支付貨幣流通市場。美國證監會主席Gary Gensler期望,將有更多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法規及監管,以保障投資者。
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大學專家Michael Duffy認為,加密貨幣作為投資產品,其法律法規受到不確定性因素困擾。「加密貨幣具有很大的投資風險,因它們與基礎資產沒有關聯性。其價值僅基於對貨幣本身的信心。」他續指,這種信心可於短時間內出現巨大變化。
虛擬貨幣買賣服務 PayPal:有用戶需求
PayPal今年初宣布,開始允許美國消費者使用其持有的虛擬貨幣,向全球數百萬線上商家付款。現時,其平店僅支援比特幣和以太幣等4種幣種,商戶收款時會以美元結算。Shivananda指,現時有不少用戶都有出售或持有虛擬貨幣,而用戶對買賣虛擬貨幣有需求。
Shivananda另指,加密貨幣已存在一段時間,但其支付生態系統發展仍處於發展階段。他強調,即使加密貨幣短期價格波動,公司亦不會因此放棄支援相關數碼資產。同時,公司亦透過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建立「零信任」(Zero-Trust)保安框架。他解釋,平台現有8成保安動作由自動化應用驅動。
記者:楊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