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營商】IKEA在港首設限定店 探索「可持續」商機
▲ IKEA北亞區常務董事Adrian Worth表示,未來將重點採用 O2O 營銷策略,同時會審視期間限定店成效,或進一步將此營運模式套用到其他地區。(黃建輝攝)
疫情爆發後,不少零售商都集中火力發展網上零售業務,但除了網銷外,短期租約模式的期間限定店,愈來愈受品牌歡迎。就如IKEA也首次在香港設立期間限定店,更以市場關注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希望探索新市場商機。
去年不少零售店生意及人流均受影響,但隨著本港疫情緩和,IKEA香港門店客流量回穩,首季商店人流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約5%,而銷售額也按年溫和增長了1%。不過,IKEA北亞區常務董事Adrian Worth認為,未來零售業也以線上銷售為趨勢,故品牌將重點採用 O2O 營銷策略。
主力O2O營銷
目前IKEA線上銷售約佔總營業額的14%。他指,線上銷售增長速度迅速,甚至比任何一家實體門店的增速更快,故品牌今年重點將會繼續加大線上銷售業務,並調整線上營銷策略,滿足當前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
不過,實體門店仍然重要。目前IKEA在九龍、荃灣及沙田擁有門店,但Adrian Worth了解不少消費者認為現有門市地點不方便,故他稱,只要能物色租金合理的舖位,仍有空間在其他地區開設門店,例如黃金海岸、大埔及北區,增加品牌可及性。
過去一年全球均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的生活模式也轉變,變得更關注家居環境,亦更關心可持續發展。除了括網銷外,IKEA亦看準此新市場趨勢,上月中在銅鑼灣開設維期六個半月的期間限定店,並以可持續及健康概念為題,把握有關商機。
Adrian Worth表示,這次是 IKEA首次設立期間限定店,除了可以更靈活方式作為全新接觸點外,也能方便顧客更集中找到現時大熱的產品類別。是次新嘗試對公司來說算是實驗性質,若然取得成功,末來會將此營運模式套用到其他地區。
價格定位成關鍵
事實上,「可持續發展」範疇廣泛,可能涉及從回收、包裝、使用產品的過程、甚至產品用後處理等,Adrian Worth坦言,此新興市場具很大的發展潛力。雖然要將「可持續」概念轉化成商業模式不難,但一般的可持續產品定位較高,故他認為,要吸引消費者購買有關產品,價格定位很重要,而IKEA的策略是使產品維持在消費者可承受的價格範圍內,讓廣大市民也可有機會購買該類別產品。
為進一步推動可持續發展,IKEA將會繼續重點擴大此範圍的產品款式,也強調會履行企業社會責,嘗試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以支持在香港舉行的可持續發展相關活動。
【網購商機】IKEA年度產品名錄棄實體印刷 改推Podcast版本
記者:蘇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