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內外受壓 美國猶太裔促結束流血衝突

環球社會熱點 18:56 2021/05/17

分享:

分享:

以色列向來是美國中東外交政策主要盟友之一,惟以巴衝突持續升級,美國國內外開始出現輿論壓力,要求美國總統拜登向以色列施壓,結束近日流血衝突。有媒體分析指,拜登不但在聯合國被孤立,個人形象受損外,更可能影響民主黨明年美國中期選舉表現。

以色列轟炸加沙軍事設施 稱誤毀民居釀42平民亡 【下一頁】

英國媒體《衛報》分析指,拜登(Joe Biden)由於遲遲不肯就以巴衝突明確表態,使他或在聯合國安理會面臨被孤立,其捍衛多邊外交主義及人權的形象或因此受損。以巴雙方皆未有停火跡象,隨著未來衝突死亡人不斷上升,拜登國內外需面對的輿論壓力只會愈來愈重。

著名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上周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只有40%猶太裔美國人,認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領導有方。這一比例更在青年人中跌至32%。而且,只有34%受訪者強烈反對制裁以色列。不少猶太裔民主黨人呼籲拜登,採取行動停止支援以色列,避免造成更多流血衝突。

美國阻撓聯合國安理會開會  商討以巴衝突 【下一頁】

但分析認為,若拜登調整對以色列外交政策,或會造成民主黨分裂局面。拜登成功當選總統,民主黨進步派可謂功不可沒。拜登上任後一直和進步派黨友保持良好關係,如和相關議員協商政策等。但著名民主黨進步派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簡稱AOC) 近日已就拜登強調以色列有權自衛的言論,作出多番批評。AOC上周六(15日)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直接質疑,是否還能相信拜登會爭取人權。

拜登若調整政策,黨外壓力或許更大。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內多番表態支持以色列,時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及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更是造就美國近年親以色列政策方向重要人物,令對以色列政策成為黨派問題。兩人同屬基督教福音派分子,在美國多個紅州及搖擺州份有不可忽視影響力,將影響民主黨明年中期選舉時在這些州份的勝算,左右國會多數黨的走向。

另外,拜登過去從政生涯中亦多次表態支持以色列,曾自稱「以色列最好的天主教朋友」(Israel’s best Catholic friend),早於1981年便支持以色列轟炸伊朗的一座疑似核反應堆。眾多分析師認為,拜登多年外交立場難以改變。但美國中東計劃智庫成員萊維斯(Daniel Levy)表示,現在為美國對以色列政策下結論尚為時過早,隨著局勢轉變,拜登政府態度亦會出現變化,只是未知轉變的速度。

責任編輯:李俊儀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