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寒冬】香港1月零售銷貨值跌13.6% 遜市場預期
▲ 香港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26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13.6%。
香港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26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13.6%,遜市場預期的跌11.7%。該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7.3%。該月的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4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92.1%。
【預算案消費券】財政預算案分期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 中小企業界盼設使用期限 料零售、餐飲最快受惠
1月份零售銷貨值的跌幅較去年12月份擴大。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後,今年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較去年同期下跌14.5%。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今年1月與去年1月比較,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下跌9.0%。其次為其他未分類消費品(銷貨價值下跌0.3%)。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則下跌16.3%、百貨公司貨品下跌17.4%。重災區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挫31.7%;藥物及化妝品瀉40.1%。
另一方面,2021年1月與去年同月比較,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的銷貨價值上升28.2%。其次為汽車及汽車零件,升4.2%;以及傢具及固定裝置增25%。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本地第四波疫情下,今年1月零售銷售繼續錄得顯著的按年跌幅。然而,由於今年和去年農曆新年的時間有差異(今年在2月中,去年則在1月底),相信對1月份的數字造成扭曲。因此,待取得2月份的零售數據後,再將兩個月的數據合併分析,將能更有效評估最新的零售銷售表現。
展望未來,發言人指出鑑於本地疫情繼續帶來威脅及訪港旅遊業維持冰封,零售業的經營環境在短期內仍然困難。因此,控制好疫情是至為重要。如果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取得預期效果,應有助奠下穩固基礎,讓零售業恢復以至經濟在今年較後時間有較全面的復蘇。
【零售寒冬】12月零售銷貨值跌13.2% 勝市場預期 全年累跌逾24%
【零售寒冬】市道靠本土消費支撐 分析師:疫苗到港幫助有限 最快第4季才復甦
責任編輯:葉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