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富達國際:逾5成港人近入不敷出 逾2成港人對財政狀況「過份自信」
▲ 香港業務總監陸劍平表示,調查發現有21%港人對自己的財政健康狀況過份自信。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不少人的財富健康狀況及財富管理模式備受影響。富達國際在2020年進行全球財務健康調查,香港業務總監陸劍平表示,調查發現有21%港人對自己的財政健康狀況過份自信,該批人士主觀地認為自己的財務管理表現非常理想,但客觀數據反映他們實際表現得分較低。
友邦調查﹕六成受訪者因疫情延遲退休,詳情可看﹕【下一頁】
富達調查顯示,在6個受訪地區(英、德、中、港、日、加)中,香港地區的財務健康中位數僅為65分(100分為滿分),在良好級中處於較低的位置。當中,香港在儲蓄和財務保障兩個範疇的表現稍遜。
調查顯示,57%港人的財政狀況將近入不敷出,表示他們的支出接近或多於其收入水平。此外,有7成港人現時持有債務,加上港人每月平均支出佔收入約一半,調查指只有4成人士擁有半年以上的應急儲備,並只有近4成港人會考慮未來5年以上的財務需要,反映大部分港人在財務方面欠缺長期規劃,忽視長遠財務保障的重要性。
林鄭指無意推失業援助金【下一頁】
債務方面,陸劍平表示,逾7成年輕人及中年人士均持有債務,當中,年輕人和中年人士的債務支出對收入比率維持在17%至16%。相比之下,年長一輩的債務支出對收入比率較低,僅錄得7%。陸劍平指,年輕人士對於財務規劃預備較短,例如當中有近2成人未有準時清還信用卡卡數,亦比較少用客觀準則衡量自己的財政狀況,僅以主觀的概念衡量,便難以經常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支出。陸劍平建議年輕一輩可考慮增加自己的應急儲備,為長遠的財務需要鋪路。
富達國際早前在全球6個市場訪問了17,000人,當中包括2,300名在職港人。調查以財務預算、債務、儲蓄和財務保障4方面評核受訪者的財務狀況,並同時參考客觀數據(例﹕每月稅前收入)和受訪者對財政狀況的主觀評價作為標準。
富達國際制作了一套衡量財務健康的評估工具,連結可按此﹕
富達個人財務健康評分工具﹕連結
按圖可放大





相關文章﹕
【盈富基金】林鄭月娥:金管局有「剩餘影響力」 金管局:監督委員會人事須由委員會本身作出(第二版)
免費下載使用《香港經濟日報》App及成為會員,即時接收最精準的財經及時事新聞,多款迎新禮物任你選!
編輯﹕賴奕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