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行業趨勢】金融銀行業數碼化 配合科技發展是主旋律

商業 08:30 2021/01/19

分享:

分享:

金融機構近年開始採用更多新技術,例如API(應用程式接口)、大數據、雲運算等革命性技術,發展科技技術已經成為金融、銀行業首要任務。

2021年已經悄悄來到,環球政治、經濟仍然不穩,去年零售、旅遊等行業受盡苦頭,依靠科技力量勉強維持,但金融、銀行業則未受太大影響,而香港在過去2、3年間,本地金融業背靠科技技術,整體發展亦非常理想。

SWIFT北亞地區總經理張志偉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2018年就推出轉數快(FPS)服務,2019年就批出虛擬銀行牌照。其次,金融機構亦開始採用更多新技術,例如API(應用程式接口)、大數據、雲運算等革命性技術,而隨著虛擬銀行於去年逐漸推出服務,「發展科技技術已經成為金融、銀行業首要任務。」

>>>【晶片大戰】疫情無礙晶片銷售 聯發科向員工大派4.7億花紅

>>>德勤料2021年雲服務收入續增長 8K電視全球銷售逾254億元

金融銀行數碼化成熱潮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零售商店關門,張志偉表示,疫情令香港甚至全球,都更樂於使用網上銀行以及電子支付方式,加快了相關的科技技術發展步伐。他指出,隨著大中華地區從大流行中漸漸復甦,技術發展或會繼續成為銀行界的戰略及營運重點。

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自身亦是金融業界一分子,張志偉表示,以SWIFT為例,未來2年亦將會拓展金融信息服務業務,提供更全面的交易管理服務,提高服務速度,以及端到端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以往的處理標準一直是銀行投資及單獨擁有,下一代的數碼平台將建基於API​​和雲技術,以建立一套通用的處理標準,從而節省時間和金錢。」

自動化平台 為2022年做好準備

疫情下,各行業如零售、航空皆受到衝擊,但金融、貿易等跨境交易卻比以往更頻繁。張志偉指出,疫情令國家及地區封關,商業貿易亦遇上不同程度的阻礙,當中就令大家了解到數碼化貿易的重要性。「當環球各國及地區封關封城,實體貿易文件就未能傳送到各地方。」張解釋,跨國跨境貿易當中就牽涉不少貿易文件,SWIFT亦正在研究,將現有服務擴展,讓實體的貿易文件,通過數碼化方式,在現存的SWIFT平台中傳遞。

此外,張志偉亦預料,跨境付款在亞太區貿易環境亦將變得愈來愈重要,人們亦更加重視數碼支付方式,令支付更快速,端到端交易的透明度亦要更高。「但是,今天的跨境支付仍然受到數據質量差的限制,導致出現不同差異和人工干預,而ISO20022標準就正好解決問題。」

SWIFT北亞地區總經理張志偉表示,疫情令香港甚至全球,都更樂於使用網上銀行以及電子支付方式,加快了相關的科技技術發展步伐(受訪者提供圖片)

張志偉透露,SWIFT將有基於通用標準ISO20022的新平台,該平台有望提高自動化程度,加快處理速度,實現更有效的對帳方式,減低金融罪案風險,並對交易支付背後目的和背景有更深入了解。「目前SWIFT與香港本地業界緊密合作,以支持ISO20022標準,並為2022年做好準備。」

>>>【機器學習】網絡瘋傳Google翻譯出錯 唯獨錯譯China breaks promise為「中國信守諾言」

記者:李彥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