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即時通訊Apps】WhatsApp、Telegram安全成疑 Signal加密真的更好?(附比較表)
WhatsApp及Telegram是港人最常用的通訊軟件,近日相繼惹來私隱安全爭議。WhatsApp上周公布更新用戶私隱條款,要求用戶同意WhatsApp與Facebook(fb)共享用戶資訊;而Telegram也爆出出現位置追蹤漏洞,引來大批用家不滿。要通訊安全,到底還有什麼選擇呢?
WhatsApp更改用戶私隱條款 強制要求用戶分享資料否則刪除帳號
【私隱安全】Telegram被揭出現位置追蹤漏洞 官方開發者:現階段沒有修正計劃
Signal是甚麼?
由美國Open Whisper Systems公司開發的Signal,就一直被用家認為,是擁有最高加密標準的通訊軟件。Signal的設計及用法與WhatsApp相似,除支援發送訊息,亦提供Group Chat、傳送文件及圖片等功能;同時支援閱後即焚,容許自訂指定時間內銷毀對話。最近Signal也開始支援加密的群組視像通話,以及面部模糊功能,可以保障自己及他人私隱。
值得注意的是,Signal擁有一系列大家都需要的私隱保護功能,包括隱藏最後上線時間、隱藏「已讀」標籤。這些設定都可在設定畫面的「私隱權」頁面內開啟。
相對Telegram及WhatsApp更著重私隱,Signal作為沒有後台的非營利組織,提供的保密程度也較高,對於用戶資訊也相對有保障,Signal僅會儲存metadata(描述資訊);相反Telegram及WhatsApp的總公司背後為VK及Facebook,兩者都主要以收集用戶資訊作廣告用途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對用戶的訊息安全保障較低。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Signal是個高強度安全聊天工具,但其仍要求您提供電話號碼以註冊及驗證帳號。所以若用戶想完全隱藏身份,就可使用「太空卡」登記Signal服務。若不想用太空卡、又不想使用電話號碼等級,就只能繼續選擇使用Telegram。
通訊軟件平台比拼:
通訊軟件 | 點對點加密 | 加密方式 | 伺服器加密 | 自動通知金鑰變更機制 | 會否收集用戶資訊 |
有 | 隨機加密方式 | 僅使用Facebook伺服器 | 沒有 | 會收集用戶資訊 | |
Telegram | 有(需手動開啟) | 開發者自行建立網絡金鑰加密 | 使用開發者的網絡金鑰 | 沒有 | 會收集用戶資訊 |
Signal | 有 | 隨機加密方式 | 使用開源協定作加密技術 | 有 | 僅儲存metadata(描述資訊) |
Facebook Messenger | 有(需手動開啟) | 隨機加密方式 | 僅使用Facebook伺服器 | 沒有 | 會收集用戶資訊 |
資料來源:綜合通訊軟件平台資訊
【假裸照風波】Telegram出現Deepfake技術 偽造大量女性假裸照
責任編輯:曾曉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