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X 社工輔導】善導會「YouChallenge」App任務獎賞 助弱勢青年發掘技能創業
▲ 為了突破傳統輔導手法,香港善導會主辦的賽馬會「挑戰你‧想」計劃在兩年前開始透過推出手機App任務獎賞,讓青年以遊戲為媒介接觸社工,走出社區發掘技能。
人生少不免有迷惘、失意的時候,青春亦然。為了鼓勵弱勢青年走出社區體驗人生,香港善導會主辦的賽馬會「挑戰你‧想」計劃,兩年前開始透過推出手機App「YouChallenge」,讓青年以完成任務及遊戲為媒介,與社工接觸,突破傳統輔導手法。
30歲更生人士Kim及28歲邊緣青年梓豪,早前分別透過該App的任務,獲得獎賞而開始接觸輔導社工,啟發他們發掘新興趣和技能,並尋求資源、人脈等,助其開展創業計劃。
Kim深刻記得在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前,仍處於頹廢迷惘過活的階段。
當時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很無聊,欠缺乏目標,終日沉迷打機,失業超過3年。
興趣變事業 取學位盼做健身教練
直至山竹之後,碰巧遇上因為玩新遊戲「卡關」令她打開電台,得知善導會推出了「YouChallenge」,對於可以完成任務換取獎賞及課程而感與趣,決定踏出第一步改變。
有別於傳統社會服務、到中心直接面對面傾談,或是致電求助等方式,Kim認為以任務及獎賞如整皮革、潛水,令她可以更容易與輔導員及社工打開話匣子,逐漸建立信任。在開始接觸社工、接受其支援及指導後,她同年再報讀兼讀大學課程,花約兩年取得了公共行政及管理學士學位,同時已擁有一份固定的兼職工作。
她最近更了解到自己心儀的發展路向,希望將最喜歡的健身興趣轉化為事業。她笑言,在接觸社工、透過完成App任務後,更清楚了解個人特質、發掘專長。
雖有想過做社工、測量,但逐漸了解自己更希望參與可寓工作於娛樂的行業,開始考取健身教練的資格。
【大學生疫市創業】成立社企推廣軟餐 盼至親「不再無啖好食」重拾飲食樂趣
該計劃的督導主任兼註冊社工陳詠芝(Gigi)表示,明白新世代年輕人習慣用智能手機,喜歡透過遊戲打發時間,從而獲取成功及滿足感,所以自2017年尾開始與團隊構思,建立不同有意義的遊戲任務及內容。
鼓勵參加的青年自由選擇不同任務,藉此獲得體驗式獎賞如健身課程、手沖咖啡體驗坊等,從不同機會中發掘自身優勢,更了解未來路向。
去年台之旅拓眼界 夢想可教街舞
另一名參與計劃的梓豪,去年暑假從App任務中贏得免費來回台灣機票,繼而初次接觸社工輔導,得到更多協助。他分享指,台灣旅程中到過不同的Cocktail bar、Live band bar,令他大開眼界,明白要增值自己。
此後吸引他繼續玩App,還與素未謀面的Gigi初次接觸。他完成任務後選擇換領雙節棍為獎品,從而引導他與人分享對街頭舞蹈的熱愛及專長,以及建立香港街舞教育系統的夢想,惟從未實踐行動。然而,梓豪是一個較自我中心及鬆散的人,很少計劃將來,從未做過全職工作,所以其風險評估狀態屬於「Youth-at-risk」。
Gigi坦言,梓豪有許多想法,惟欠清晰目標,會集中協助他釐清目標,並找尋合適的資助項目配對,實踐其開Studio教街舞的創業大計。
自設任務嘗試教班授課 助人自助
Gigi及該計劃的研究及發展督導主任劉卡諾(Edison)分享,一些用戶如Kim及梓豪在使用App較長時間後,逐漸開始找到個人路向時,那些較基礎的任務及獎賞於他們而言,吸引力便會大大減少。
團隊獲得他們的反饋後,便想到讓較成熟的參加者自設任務,例如將會讓Kim開設健身課、梓豪則開設街舞班作App上的獎賞,讓其他青年用戶可以在完成任務後獲取該獎賞,協助其他青年的同時,亦給予二人嘗試教班的機會。
Gigi及Edison均表示,推App是為了避免出現有需要的青年抗拒見社工的僵局,而早期推出時,由於要將數據分類、分析化成電腦計算所理解的語言,遇到不少困難,須不斷檢視及評估各項數據,提升準確度及輔導質素,而花了許多時間。
他們說:
目前服務仍聚焦於年輕人的個人發展層面上提供服務,未來則連結更多社區內的持分者,並因應疫情新常態,結合更多綫上、綫下渠道來提升服務層次。
記者:張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