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口】前景繼續疫弱 惟科技、電子產品需求錄增長

商業 21:05 2020/11/24

分享:

分享:

本港10月份出口表現遠遜預期,有分析師認為市場高估亞洲市場的復甦動力,料未來兩個月表現續添壓力。

【疫情第四波】疫情再爆發通關無望 貿易業界:大失預算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則指,市場高估亞洲市場的復甦動力,「加上受惠於iPhone出貨,中國出口表現良好,亦導致市場高估香港表現」,皆是導致10月表現遠遜預期的原因。歐美疫情「有壞無好」,而去年年底的出口數據未見低迷,使未來兩個月表現續添壓力,他料情況將維持疲弱,變幅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即使中國經濟踏入復甦,但林俊泓坦言香港未能受惠。他解釋,中國刺激經濟的措施主要以帶動內需為主,即是消費品的需求,但香港出口至中國的商品甚少是消費品。相反,近期頻頻出現疫苗新消息,林相信疫苗推出後,市況將即時好轉,鼓勵消費信心,帶動貿易需求。

科技、電子產品出口較佳

保力集團行政總裁莊子雄亦認為,整體出口表現可能明年中會好轉,主要因為疫苗接種在世界各地明年開始推行,改變大家對疫情的態度。他透露,10月份出口比去年同期有30%增長,因在家工作刺激其能源儲存及後備電源之解決方案產品的需求。不過,聖誕節出貨高峰期已過,料11月份將較疲弱;但不會有很大跌幅,因歐美入口商的存貨普遍比較低。科技,電子,防疫產品,普遍需求仍會有所增長。

【香港出口】10月出口貨值按年微跌1.1% 遠遜市場預期

【限聚令收緊】宴會限40人 煌府料生意跌5至6成

記者:葉泳珊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