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兵團】初創研電子健康分析平台 供個人化建議預防疾病

科技 17:00 2020/11/07

分享:

分享:

醫療科技公司應用技術如Big Data(大數據)分析於治療或預防疾病成新趨勢,生物學專家陳為瀚(Billy)在兩年前便投入7位數字成立初創iBig Health,為用戶提供電子健康分析服務。(受訪者提供圖片)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問題持續,與年齡有關的慢性疾病負擔亦隨之增加,醫療科技公司應用技術如Big Data(大數據)分析於治療或預防疾病成新趨勢。

擁有20年檢測工作經驗的生物學專家陳為瀚(Billy)在兩年前便投入7位數字,創立醫療科技公司iBig Health,期望透過應用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改善港人未來的健康狀況。

現代醫學提倡「預防勝於治療」,加上是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中、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死亡機率較高,陳為瀚認為,港人對疾病預防的關注度提升,而客人對於想及早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助掌握自身健康風險及進行健康改善管理的主動性,亦有持續增加。

所以他與團隊共8人就針對此情況,由2016年開給構思設立電子分析平台,助用戶在進行健康檢查後能持續獲得個人化健康分析及改善建議。他表示,假設用戶一年做一次體檢,該醫療公司純粹向用戶提供健康檢查報告後,講解有何健康風險及注意事項就結束,「這樣便會浪費了中間那365日改善健康狀況的機會。」

我們不想僅在客戶驗到血糖、血脂高就叫他食得清淡一點就算,而是想善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及用於機器學習,以提供更貼身、個人化的建議。

而該公司目前就根據海外已有的科研結果建立運算模式來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評估、預測患上疾病的風險如糖尿病、心臟病、脂肪肝等,例如可以預測6年內患上心臟病的風險,以及8年內患上脂肪肝的風險。

疫下為本地媽媽增家用方案 足不出戶可測試

因應近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該初創另夥拍本地的健康檢測中心推出針對存在腦內的重要營養物質「DHA」的家用檢測方案,方便本地媽媽能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情況下,追蹤整個懷孕期間的身體DHA水平變化,同時保障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為了方便本地媽媽能在疫情、懷孕期間更安全進行檢測,該公司還推出了家用DHA檢測方案,助她們可以足不出戶追蹤在整個懷孕期間的身體DHA水平變化。(受訪者提供圖片)

用戶可以在其電子平台取得報告,了解有關分析。(受訪者提供圖片)

IBM推出支援初創計劃 數碼港初創可優先參與

【創業兵團】初創研AI理賠 解法律保險界痛點

事實上,陳為瀚還身兼另一專門提供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生物科技公司AceCGT Group總裁,現時初創所取得的醫療數據亦有來自該公司的客戶,用作不斷改善其運算模式;業務亦別於該基因檢測公司,另外會提供營養師飲食評估。而針對港人近年十分關注的數據安全私隱,他強調,會在取得客戶的許可後、以不記名形式等保障客戶的私隱。

此外,他又提到該初創要發展更完善及本地化的運算模式,就需要用到更多本地的臨床醫療數據,不過卻面對港人對數據私隱的擔憂,以及醫管局未有開放醫療數據予私營公司而變得困難。他認為,在應用這些數據時只須要將其名稱化為編號、數據化便可以確保用戶私隱,惟目前仍需要進行更多公眾教育以及建立信任度。

他指出,其中醫管局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推出已有約27年,包括臨床紀錄、化驗報告及藥物紀錄等,相信能有助令醫療科技服務、應用更快落地。

【科技抗疫】初創研冠狀病毒空氣淨化技術 引入港府及醫療機構

記者:張寶燕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