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經改良民調可信性 還看一個關鍵
▲ 【美國大選】經改良民調可信性 還看一個關鍵
4年前的美國大選,總統特朗普爆大冷勝出,令民調機構大跌眼鏡。當年有分析將民調失算歸咎於,低估了低學歷白人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因此,民調機構今年改良計算方法,將教育程度等因素作加權處理,希望盡量反映民意。
德州選民最踴躍 逾400萬人已投票【下一頁】
佛羅里達州破紀錄 首日35萬人提前投票【下一頁】
不過,這並不代表目前的民調已反映真實情況,還要看該民調的回應率。大選預測平台FiveThirtyEight聯絡了21間著名的民調機構,了解他們如何調整調查方法,發現他們大多都將受訪者的教育程度列入加權因素。
FiveThirtyEight透露,最終只有15間機構回覆查詢,回應率為71%。FiveThirtyEight順勢指出,如此高比率是民調機構夢寐以求的回應率。
周五總統辯論設「靜音」 特朗普感不滿但仍出席【下一頁】
有報道稱,專家估計,今年民調的拒答率由10%起跳,甚至可達到20%,推論主因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接到民調的電話時會「cut線」,拒絕接受訪問。
惟該報道沒有提供更多數據支持其說法,也無法證實其推論是否正確,就此推斷似乎較為武斷,最終仍要靠民調機構公布回應率的數據和分析。
著名的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早年有研究發現,共和黨和民主黨人的2016年大選民調回應率(電話調查)介乎23%至25%,較1990年的31%至33%明顯下跌;單對單調查的回應率反而更高,達到32%。
若特朗普敗選拒撤白宮 特勤局據報擬用武力驅逐【下一頁】
責任編輯:鄧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