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副總統辯論結束 賀錦麗斥中美貿易戰失敗 彭斯反駁

環球政治 10:34 2020/10/08

分享:

分享:

【美國大選】首場副總統辯論登場 彭斯與賀錦麗交鋒

美國大選11月3日舉行,共和黨及民主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彭斯和賀錦麗周三晚上(香港時間周四早上9時)舉行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副總統辯論於猶他州鹽湖城舉行,彭斯與賀錦麗料就新冠肺炎疫情、大法官提名等議題作辯論。賀錦麗斥中美貿易戰失敗,彭斯反駁指拜登從未與中國對抗。

賀錦麗:美國輸掉中美貿易戰 彭斯:拜登從未打過【下一頁】

彭斯談中國 外媒駐京記者:電視信號異常【下一頁】

副總統常被指與總統「只有一個心跳的距離」,而今屆副總統辯論的受關注程度亦明顯增加。因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美國總統特朗普均不年輕,下屆總統無法完成整個4年任期的風險較以往都要高,屆時便將要由賀錦麗(Kamala Harris)或彭斯(Mike Pence)頂上。

【美國大選懶人包】種族示威不斷 拜登力撐 特朗普要止暴制亂【下一頁】

【美國大選懶人包】特朗普外交打破慣例 拜登冀撥亂反正【下一頁】

點擊圖片放大
+4
+3

 

10:43

被問到若特朗普敗選,會否接受結果,彭斯再次迴避問題,稱相信特朗普會取得勝利。

今場辯論主持、《今日美國》(USA Today)華盛頓分社總編輯蘇珊佩奇(Susan Page)捱轟,指她任由二人不斷迴避,完全不答問題。

【美國大選】彭斯避答特朗普會否和平交接 強調會勝選【下一頁】

10:18

被問到一旦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提名獲通過,倘拜登會否增加最高大法官人數,賀錦麗未有正面回應。拜登早前被問到類似問題時,亦採取迴避做法。

10:00

兩人就中國問題交鋒期間,《衛報》報道指,相關片段在內地被屏蔽,有駐內地外媒記者表示出現信號異常。

【美國大選】彭斯談中國 外媒駐京記者:電視信號異常【下一頁】

09:55

特朗普在twitter發帖文,讚彭斯表現佳。

09:45

賀錦麗指對華貿易戰失敗(You lost that trade war. You lost it),美國反而失去大量職位,農夫破產。她稱特朗普任內,美國失去更多職位,現在大批美國人連下月個租金也交不起,國民經濟陷災難。

彭斯反指拜登從政多年,從未處理中國問題,令美國失去職位成千上萬。彭斯斥中國暪疫,直至2月中才公開詳情,幸得特朗普力挽狂瀾。

【美國大選】彭斯斥拜登加稅 賀錦麗強調會善用稅收【下一頁】

【美國大選】賀錦麗:美國輸掉中美貿易戰 彭斯:拜登從未打過【下一頁】

09:35

兩人就稅務政策交鋒。賀錦麗強調會善用稅收,助低收入民眾,如免費讀公立大學的政策。

彭斯則指特朗普任內,人民收入上升,拜登上台卻會加稅,人民擔子更重,拜登會禁止壓裂方式(Fracking)開採石油,損害職位。

賀錦麗馬上澄清,拜登已表明不會禁止壓裂方式開採石油,反指特朗普打算取消政府醫保,令患病民眾得不到保障。

09:29

被問民眾是否有權知道總統詳細身體狀況時,二人都未有正面回應。賀錦麗強調拜登在所有事情上都透明,包括健康及稅務紀錄。

她之後將話鋒轉到特朗普避稅門上,指特朗普稅務紀錄不透明,隱暪事情。彭斯指特朗普交了很多稅,創造職位,遵守法律,特朗普政府十分透明。

【美國大選】賀錦麗批特朗普政府抗疫失敗 令21萬人死【下一頁】

09:20

賀錦麗被問到若新冠疫苗面世,會否接種。她稱若是福西等專家的建議,她絕對會接受,若是特朗普的推介,則不會接受。

彭斯攻擊對方損害民眾對疫苗信心,將疫苗政治化。

09:09 首個辯論議題:新冠肺炎疫情

賀錦麗攻擊特朗普政府沒有全國抗疫計劃,如病毒檢測、追蹤患者,未向民眾有提供足夠疫情資訊,導致犧牲。

彭斯為特朗普防疫工作辯護,指他重視美國人民健康;重申華府及時封關遏止疫情,在疫情爆發之初,便禁止中國航班入境,有效阻止疫情。他稱拜登的防疫政策,抄襲特朗普政府。

09:07

主辦單位決定,大幅增加兩位候選人的講台距離至12呎,而非原本的7呎左右,與特朗普與拜登上周辯論時,講台距離12呎8吋差不多。主辦方將為兩位候選人加設有機玻璃隔板,阻擋飛沫,且保持社交距離。

09:00 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聚焦4議題:

  • 新冠肺炎疫情
  • 大法官提名
  • 振興經濟
  • 治安秩序

【美國大選懶人包】槍械問題從未停 兩候選人怎看擁槍權?【下一頁】

【美國大選懶人包】科網巨企影響大選 兩黨候選人觀點一覽【下一頁】

【美國大選懶人包】疫情下郵寄選票增 法律爭議成焦點【下一頁】

【美國大選懶人包】盤點特朗普承諾兌現 中美議題尚待努力【下一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