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60年前悲劇為鑒 推出過急反變災難
▲ 醫學專家指疫苗研發過急或釀成災難,警告美國聯邦政府不要過急推出新冠肺炎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國藥廠加緊研發新冠疫苗,美國食品及藥物監管局(FDA)更有意提前審批疫苗。但醫學專家警告,60多年前的卡特疫苗事件(The Cutter Incident)等歷史表明,疫苗急於研發或推出恐釀成災難,警告美國聯邦政府不要操之過急。
美國FDA局長哈恩(Stephen Hahn)周日(30日)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準備在新冠疫苗完成最後一期臨床試驗前,給予緊急使用授權。
但一般情況下,疫苗如要獲得FDA批准,科學家必須安排大量志願者參與臨床試驗,及收集足夠數據證明疫苗安全有效。而FDA顧問通常會分析數據長達數月,才決定是否批准疫苗面世。美國過往也曾因當局過急審批疫苗,而導致大量接種者發生意外的情況。
卡特疫苗事件(The Cutter Incident)
美國政府於1955年4月12日宣布,首款小兒麻痺症疫苗面世,授權多間藥廠加緊生產大量疫苗。其中一間藥廠Cutter Labs在生產過程中,意外混入活脊髓灰質炎病毒。
美國當時數日內已有超過20萬兒童接種小兒麻痺症疫苗,其中4萬人患脊髓灰質炎,數百人癱瘓,約有10人死亡。政府緊急叫停疫苗接種計劃。
豬流感疫苗事件
美國科學家於1976年預測,一種稱為豬流感的新型流感將會大規模傳播。時任總統福特(Gerald Ford)決定強制接種疫苗,於7個月內安排4,000萬人接種豬流感疫苗。但疫苗懷疑導致數百人感染「吉巴氏綜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放射腫瘤學教授金奇(Michael Kinch)表示,上述兩次疫苗事件導致民眾對疫苗更加不信任。他表示當局如在最後階段的臨床試驗完成前審批,是從根本上破壞疫苗程序,會帶來災難。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9月限定優惠】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子版送口罩一盒!立即訂閱
責任編輯:鄭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