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辭職】日本史上在任最久的首相 任內政績回顧
▲ 曾兩度拜相、日本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宣布辭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宣布辭職。安倍晉三表示,困擾他多年的潰瘍性大腸炎,今年病情惡化,需要接受一段時間的持續治療,故決定辭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經兩度拜相,更成為日本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任內有何重要政績?
新冠肺炎疫情應對
安倍晉三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手法備受批評,加上最近確診飆升,有批評認為,他重視經濟多於國民健康,而且在處理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上,缺乏領導能力。
安倍經濟學
疫情大流行令日本陷入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連續第三季度的收縮,使國內生產總值(GDP)跌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任之前安倍經濟學有多少效益都一鋪清袋。
分析認為,安倍經濟學過於依賴貨幣和財政政策,但去年出口受中美貿易戰打擊,同時國內銷售稅提高有損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便令「安倍經濟學」陷入困境;而且相關政策未能解決人口老化問題,令日本無法實現長期增長。
國防
安倍晉三任內提高國防開支,並擴大軍方向國外投射的能力。2014年他的政府重新闡釋《戰後和平憲法》,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允許軍隊在海外作戰。翌年,行使集體自衛權或捍衛遭受攻擊的友好國家等禁令亦遭解禁。
外交
中國:中日關係於安倍任內持續變差,說是惡化更加適合。安倍上台後,附和美國奧巴馬政府「重返亞太」、鞏固軍事同盟、並遏制中國的策略。安倍之後提出修憲,構成對中國安全形勢的挑戰。安倍亦屢次參拜靖國神社,質疑日本二戰「侵略」之性質,並再次修改教科書。
美國: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關係親厚,通常一起打高爾夫球,兩國貿易有保障。
南韓:外交關係因二戰慰安婦問題屢屢觸礁,如近月南韓一間私人植物園的銅像被指影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一名「慰安婦」少女下跪,引發日本不滿。
俄羅斯:關係未有進展,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聯軍隊一度佔領的有爭議的島嶼。
北韓:未能解決在70至80年代有日本公民被平壤特工綁架的矛盾,這亦是他政治生涯中一項重要議程。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hket 網上書展訂閱優惠最後召集】禮品總值高達$4,726!立即訂閱
責任編輯:葉芷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