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關係】擺脫美國獨抗普京 歐盟先在白俄試刀
白俄羅斯反政府示威持續,雖然歐盟威脅制裁,但在俄羅斯普京撐腰下,一度軟化的白俄羅斯政府再次強硬起來,令這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為了歐俄角力的最前線,也是歐盟展示能否擺脫美國影響力、獨力抗衡俄羅斯的首個考驗。
- 白俄羅斯局勢受關注,引發歐俄角力
- 普京談軍事選項,再惹克里米亞憂慮
- 華府料投入力量有限,歐盟須獨應對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被指以舞弊方式勝選,引發連日示威,並成為新冷戰兩大陣營的較勁前線。盡管中美兩國分別表態支持盧卡申科和反政府陣營,但精力還是集中在應對中美角力,難望大舉投入力量到白俄羅斯局勢之上。最終赤膊上陣的,恐怕還是地緣影響最大的歐盟和俄羅斯。
夾在歐俄之間,白俄羅斯對外經貿也是主要依靠這兩大陣營。因此,歐盟早前召開外長緊急會議,一致同意啟程對白俄羅斯的制裁程序,立即迫得盧卡申科「腳軟」,釋放連日拘捕的反政府示威者,還有官員為暴力鎮壓而道歉。
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後表態力撐,揚言會按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協議,在必要時向盧卡申科政府提供軍事援助。盧卡申科獲得普京壯膽,近日再次強硬起來,斥責示威者陰謀發動政變。
在中美角力引發新冷戰的世界新格局之下,即使歐盟站在西方陣營,但拒絕盲從美國,期望能夠在國際事務上獨立自主。要成為一方重要勢力,歐盟必須在國際社會建立威信,而處理白俄羅斯局勢、抗衡俄羅斯,正是獨自建立國際威信的重要一步。
歐盟急於力阻白俄羅斯血腥鎮壓,「歐盟總統」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總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相繼表態,拒絕承認白俄羅斯大選結果之餘,並會很快實施制裁。
但隨著普京公開談及軍事選項,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的夢魘再次浮現於歐盟眼前。歐盟在強硬對付盧卡申科政府方面的拿捏力度,無疑需要十分講究,既要展現懲罰「歐洲最後一個獨裁者」及支持示威者,更要避免把盧卡申科迫得太緊,引發俄軍直接進侵。
不過,普京會否願意再次冒上類似吞併克里米亞後的國際制裁,外界也普遍存疑。因為白俄羅斯縱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但近年與俄羅斯關係若即若離,並非十分緊密,未必值得普京付出太大代價介入。
盧卡申科對於加強兩國融合方面一直拖字訣,近年又屢斥俄羅斯侵犯主權,甚至驅逐過俄羅斯大使。近至今次大選前夕,盧卡申科也拘捕了一批俄羅斯傭兵,指控企圖干預大選。處處均反映,盧卡申科和普京之間其實不存在友好。
然而,普京近年又因經濟問題而民意低落,倘若鄰國白俄羅斯出現群眾合力推翻政府的畫面,對俄羅斯政府來說絕非好事,恐會刺激國內反普京勢力的士氣。
故此,雖然普京不許群眾推倒政府的情況發生,但也不願全力替盧卡申科撐腰。在俄羅斯「讓半臂」情況下,歐盟如何令白俄羅斯盡可能和平變天,將是歐盟獨立自主的一次小試牛刀。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hket 網上書展訂閱優惠最後召集】禮品總值高達$4,726!立即訂閱
撰文 : 陳啟賢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