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教室】專家指清盤潮將持續至明年底 教企業避免清盤危機
▲ 信永中和諮詢專項服務合夥人簡立祈預計,是次疫情觸發的清盤潮將持續至明年底。(信永中和提供圖片)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不少企業抵不住疫情影響,面臨清盤厄運。信永中和諮詢專項服務合夥人簡立祈預計,是次疫情觸發的清盤潮將持續至明年底。企業可以如何避免清盤危機?
據破產管理署發出的強制公司清盤案及破產案統計數字,本港上半年企業強制清盤呈請書數目達194宗,而法院發出的清盤令,則錄得62張。簡認為,疫情下司法機構一度暫停服務,累積不少清盤呈請個案,相信現時只是滯後數字,料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中的企業清盤數字,將會大幅增加,大有可能超越2008年雷曼的情況。有見及此,他有以下建議:
【支援中小企】生產力局下周辦網上展覽 資助基金一對一即時諮詢
【防疫抗疫基金】港府推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 中小企冀延長保就業計劃
1. 保留現金流
他建議,疫情下企業最好保留半年現金流,因現時仍有保就業計劃及防疫抗疫基金,但過後便要靠企業現金支撐。
2. 業務重組
若企業已不幸遇上經營困難,可選擇業務重組,如斬斷虧損的業務,保留有盈利的業務;或反其道而行,出售有盈利的業務獲利,利用資金拯救虧損的業務,期望業續反彈。
3. 債務重組
若企業已面臨清盤的危機,他建議,企業可透過債務重組與債權人協商,如延長還款期,容許暫時還本不還息等。
4. 股東集資
公司亦可向各股東集資,比向銀行借錢快,亦可免除利息壓力,如國泰航空早前宣布一連串供股集資計劃。不過,並非所有公司股東都願意集資,如維珍航空,因此,公司已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簡補充,外國有破產保護令制度,容許企業在資不抵債時有緩衝期,不會立刻被清盤,以幫助有持續經營因素,只是陷入短期經營壓力的公司渡過難關,希望港府能盡快推出有關制度。
記者:朱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