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分析】拜登如路人 民主黨「擁抱」特朗普就可造王?
美國民主黨在疫情下舉行全國代表大會,邀請了前第一夫人米歇爾、進步派領軍人物桑德斯等重磅人員發言,尋求凝聚對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支持,但焦點不在拜登,而是「人民公敵」特朗普。惟拜登民調領先優勢收窄,只靠反特朗普一招是否足夠?
- 民主黨大會焦點,集中攻擊特朗普
- 催促含淚投拜登,但策略已臨樽頸
- 特朗普民調趕上,拜登須變陣抵擋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周一開始舉行,將於周四結束,除了確認拜登和賀錦麗的正副總統提名,美國輿論普遍把焦點放在如何團結民主黨、收窄分歧。率先亮相的重磅民主黨人米歇爾和桑德斯,都選擇了同一方法團結支持者:攻擊特朗普。
米歇爾在演說中直言:「特朗普對我們國家(美國)來說,是錯誤總統。」她認為,特朗普有足夠時間證明自己勝任總統工作,但他顯然已經顯明無法做到,不能成為美國人所需要的總統。
米歇爾還用上恐懼策略,表示:「如果你認為事情不會變得更糟,相信我,他們可以的(令情況更差); 如果我們在今次選舉不帶來改變,他們就將會這樣做。如果我們希望結束這場混亂,就必須投拜登一票。」
曾與拜登爭奪民主黨總統提名的桑德斯,發言方向也是大同小異。他形容,今次大選是美國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選舉。他更稱:「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我們取得的所有進展將岌岌可危。今次選舉是關於維護民主。」
雖然二人發言也有對拜登的著墨,但吸引力明顯不及攻擊特朗普。在一場民主黨大會上,一名共和黨人成了「風頭躉」,就是現任總統特朗普,徹底蓋過大會真正主角拜登的注意力,固然十分不尋常,但也算是跟隨了民調指向。
《華爾街日報》跟全國廣播公司(NBC)周日發表的聯合民調,顯示支持拜登的受訪選民當中,58%準備票投拜登的原因是出於反對特朗普,而非真正支持拜登。這是繼早前霍士新聞(Fox News)之後,再有民調反映出同一情況。
這亦即本欄之前討論過今屆「爛鬥爛」選舉的含淚投票,但這存在天生缺憾,就是選民的忠誠程度不足,脫隊機率明顯較高,遑論美國大選經常會出現「10月驚奇」。即使拜登曾經憑此在民調領先,但始終無法久持,難以轉化為真正穩固的優勢,而近期民調已漸反映出這一點。
作為堅定反對特朗普傳媒的有線新聞網絡(CNN),旗下民調也顯示拜登領先收窄,支持度50%,但特朗普的支持度也升至46%,兩者僅差4個百分點。
更麻煩是,同一CNN民調顯示,縱觀15個關鍵州分,拜登支持度49%,僅僅領先特朗普1個百分點,都顯示拜登再不能「坐定粒六」,安枕無憂。
如果考慮到CNN這項民調的4個百分點誤差範圍,意味特朗普大體已經收復失地,跟拜登「叮噹馬頭」,雙方競爭幾近重回起點。(這尚未考慮CNN作為反特朗普傳媒,機構效應本身有利拜登。)
當反對特朗普一招來到樽頸,民主黨是時候改變策略,認真思考如何推銷拜登的長處,並準備在下月底開始的3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抵擋特朗普的猛攻,以阻止民意進一步逆轉,防範2016年特朗普的「10月驚奇」重演。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hket 網上書展重量級禮品突襲】禮品總值高達$5,227!立即訂閱
撰文 : 陳啟賢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