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疫情下召開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有何關注點?
距離11月3日美國大選尚餘約80日,美國民主黨在周一(17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除了正式確認拜登和賀錦麗為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這次會議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舉行,也具有其他多種意義,值得關注美國政治的人士留意。
- 歷史第一次
新冠肺炎持續猖獗,導致今年大會成為一次與眾不同的創先河會議。自從1830年代舉行黨代表大會以來,歷年的總統候選人都親自參與,跟黨友和支持者見面,但到今年會打破近200年的慣例,因為今年大會將以虛擬方式舉行。
另外,雖然大會由周一開始,至周四(20日)結束,但舉行時間遠不如往年般多,因為目前預定每晚只有2小時供演講者發言,即合共8小時左右。
- 重磅俄亥俄州政客亮相
在大會正式召開的前夕,演講者只有一位來自俄亥俄州,他不僅是前州長,更是出身「打對台」的共和黨,他就是卡西奇(John Kasich)。
卡西奇上屆2016年競選共和黨總統提名,但敗予特朗普後,一直是後者的堅實反對者,不只沒有投票予對方,甚至拒絕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 團結民主黨
雖然今屆民主黨初選競爭在疫情下提早結束,參選人造成的黨內分化情況不如往年,但隨著黨內建制派和進步派的影響力差距拉近,而彼此分歧加劇,令團結黨內派系成為今次大會的一大重點。而這個重任便交到拜登的初選最大對手、激進左翼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肩上,他將於大會第一晚發言。
- 突顯俄亥俄州重要性
民主黨今次邀請卡西奇演說,無疑是放眼於共和黨必爭之地的俄亥俄州,爭取俄亥俄州選民的支持。因為美國政壇素來有說,共和黨總統當選,必然要贏俄亥俄州。
民主黨雖然沒有這項慣例,但倘若成功令俄亥俄州轉向民主黨,拜登將可望輕鬆勝選。
責任編輯:陳啟賢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hket 網上書展重量級禮品突襲】禮品總值高達$5,227!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