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供應鏈遷出中國 瑞銀:料將制約國內製造業投資

商業 13:00 2020/08/10

分享:

分享:

UBS Evidence Lab 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出口導向型企業將部分產能遷出中國的意願較強。(法新社圖片)

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全球供應鏈與中國脫鉤的壓力。UBS Evidence Lab 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出口導向型企業將部分產能遷出中國的意願較強,有分析師指出,供應鏈轉移料將制約國內製造業投資。

【新冠肺炎】全球供應鏈重組 報告:料中東歐國家供應鏈將佔更高份額

據瑞銀企業家調查顯示,出口導向型企業將部分產能遷出中國的意願較強、且最近兩年有所上升。在中國、北亞和美國企業家問卷調查中,分 別有 60%、85%和 76%的受訪企業表示已將部分產能遷出中國、或者計劃轉移。不過,外商投資並沒有出現大規模撤出中國的跡象,同時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增速也快於全球水平。

內需回暖 助減低影響

貿易摩擦和相關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企業在中國進行生產的成本和風險,而新冠疫情加劇了縮短供應鏈的政治壓力。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估計,企業供應鏈轉移或者其推遲國內資本開支可能會拖累製造業投資2個百分點,而集團對今年全年製造業投資下跌 5%的預測中已考慮了這一點。不過,鑒於供應鏈轉移對其他相關行業存在溢出效應,其對整體經濟的拖累可能會更大。

然而,預計也會有一些企業因中國市場規模巨大,並且快速增長而將供應鏈遷入中國而增加投資。供應鏈轉移對就業的整體影響相對有限,因為內需回暖有望部分抵消其拖累。

倘科技領域脫鉤  生產及經濟增長將放慢

汪濤又指,長期來看,最令人擔憂的是科技領域的脫鉤。他相信中國最終會追趕、提升自身的科技實力、建立自己的科技生態體系,但如果不能暢通獲取先進技術和進行信息交流,可能會使得未來幾年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潛在增長率放慢。另一方面,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則應有助於保持自身經濟的競爭力,有望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疫情打擊天然鑽石供應鏈 供應減價格升增投資潛力?

【新冠肺炎】供應鏈受影響 顧問教路制定短、中期業務目標

責任編輯:蘇穎琪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