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分析】四大科企對華表態避重就輕 美國施壓陸續有來
美國眾議院周三舉行了一場舉世矚目的聽證會,皆因4大科網巨企的行政總裁史無前例地一同亮相,除了反壟斷、言論審查,當中最受注目自然是涉及中國的話題。盡管四企CEO或多或少批評中國,但明顯避重就輕,在對中國強硬已成兩黨共識的今時今日,恐怕難以令議員滿意,日後壓力或許只會有增無減。
- 批評中國避重就輕,僅朱克伯格表態較明確
- 中美兩極對立,企業無法如昔日拒絕選邊站
- 不選邊只會兩面不討好,匯豐正是最佳例子
聽證會由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轄下的反壟斷小組委員會召開,出席的科企行政總裁包括Apple庫克、Facebook朱克伯格、Amazon貝索斯和Google披猜。盡管只有Apple在中國有直接業務,但議員問及4人是否認同中國政府竊取美國企業技術,他們都顯得小心翼翼。
雖然朱克伯格有過在北京霧霾下街跑的「表忠騷」,但他的表態在4人當中算是最為直接。他明確表示,中國曾經竊取美企技術,形容有關問題已經被「好好記錄」(well-documented)。
貝索斯則稱,他有報告顯示中國發動竊取技術的行動,但他沒有相關的「個人經驗」(personal experience);披猜一度表示,他沒有第一手資料關於涉及Google的技術被竊取,隨後更正在2009年曾經發生廣為人知的黑客攻擊,並是由中國的組織發起。
在中國有大量生意的Apple,庫克索性簡單回應稱,不知道有任何關於Apple資訊被竊的事件。
當議員問及國會有甚麼行動可以更有效保護資訊、美企技術免於被竊,亦即有何行動對付中國的竊取技術行動,4人登時鴉雀無聲,不作回應。
跨國巨企昔日面對這類爭議事件,往往拒絕選邊站,以免得失任何一方。但正如本欄之前所述,當前世界已經進入中美兩極對壘的僵局,在全球影響力日增的科企必然不能逃避捲入中美角力的漩渦。而作為美企,4大科企無可避免被要求為美國利益服務,不得為一企之私而「賣國」。
觀乎4企在聽證會的表態,似乎依舊打算用上不站邊的老套路,這樣做卻是難以讓國會安心。畢竟,這招在現今的兩極格局已經再行不通,而匯豐銀行就正是近期一個活生生例子。
匯豐一方面向美國披露華為暗中跟伊朗交易,以求滿足美國;另一方面又讓高層簽名支持港區國安法,希望討好中國。
結果卻不是皆大歡喜,而是兩不討好,兩面不是人。匯豐既受到英美批評,為生意而支持遏制港人自由;中國官媒《人民網》也點名斥責匯豐「構陷」華為,恐怕日後在中國市場過「好日子」的機會更渺茫。
再者,美國司法部部巴爾早前也在公開演說中,大加斥責矽谷科企致力討好中國,向中國「磕頭」,要求科企停止這種行為,並聯合各界跟中國對抗,即意味華府不容許科企在中美角力置身事外。
當然,4大科企作為美國企業,華府料不會像對付中資TikTok般趕盡殺絕,甚至全面禁制,但美國對付企業的手段有千百種,單是近年流行的分拆巨企,相信已經足以叫4名行政總裁頭痛欲裂。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書展停 訂閱禮品送不停】hket 網上書展禮品總值高達$4,361。立即訂閱
撰文 : 凌絕頂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