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供應鏈重組 報告:料中東歐國家供應鏈將佔更高份額

商業 16:37 2020/07/23

分享:

分享:

信用保險機構科法斯最新報告指出,疫情可能會為中東歐 (CEE) 國家帶來機遇,使其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更高的份額。(法新社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蔓延之前,中國工廠的臨時停產一度使產品供應受到影響,不少供應鏈管理者可能會透過分散供應鏈來降低這種風險。

信用保險機構科法斯(coface)最新報告指出,經此一疫下,儘管中國不會失去全球供應商的主導地位,但隨著供應端的多元化,疫情可能會為中東歐 (CEE) 國家帶來機遇,使其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更高的份額。

【新冠肺炎】供應鏈受影響 顧問教路制定短、中期業務目標

中東歐國家有何生產優勢?

事實上,大多數中東歐國家在2004年已加入歐盟,其對外貿易和供應鏈參與程度近年來均有提高。該研究報告指出,中東歐國家自身擁有不少優勢,包括勞動力曾受教育、地理位置接近西歐、人工成本低、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商業環境穩定。但是,與西歐相比,以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進行競爭仍不足夠,而中東歐地區則透過廣泛使用自動化技術和機器人,使其生產力大大提高。

報告同時指出,目前中東歐國家已吸引多個生產行業的投資,除了汽車業是該地區的支柱產業外,還包括機械、化工、電氣和電子設備的製造,以及運輸和倉儲行業,即使不同行業之供應鏈轉移生產,該地區亦可以迅速適應需求。另一方面,新機遇更包括數位化支撐下的服務外包,以及巨大的資訊通信技術 (ICT) 人才庫。

然而,為爭取有利地位,該地區仍需要注入新的投資,特別是在自動化和數位化領域,方可更進一步。

調查:中國勞工貴 韓企擬轉移生產綫至東盟

【經濟起動】首份「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公布 料第三季經營有改善

責任編輯:蘇穎琪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