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英文@iM網欄】BNO移民? 英國讀書4個大不同!?

名人薈萃 16:04 2020/07/14

分享:

分享:

BNO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表示BNO持有人的配偶及18歲以下兒童皆可申請入籍成為英國公民,並不會設申請人數上限,他們可在英國定居5年後申請加入英籍。期間他們獲准在英國工作及讀書。相信大部分家長很關心子女是否有資格入讀英國公立學校接受免費教育,但現時英方未有公佈詳細條文亦尚未確實方案,所以家長應有心理準備子女可能要入讀私立學校。今日筆者想大家分享一下有關英國讀書及升學。

一般作為私立學校的日校生只需繳付學費不需要付寄宿費,每年學費約一萬五千至一萬九千英鎊,換言之,大約15萬至20萬港元一年。移民初期讓子女入讀私立學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公立學校一班的人數通常比私立學校多一半,學生未必能有足夠支援,令初到新環境的子女陷入迷惘和困境,做成負面心理影響。將來如果有正式條例宣佈BNO公民可接受免費教育,到時才轉到公立學校亦可。

筆者有不少學生,曾就讀英國的私立學校,而自己都曾於英國留學。其實與香港傳統學校確實很大分別。

第一,在學生風氣上,英國的學生一班都是比較踴躍發問或答問題,不會只局限與考試範圍內,他們也很喜歡與老師交流考試範圍外但又相關的課題。

第二,在學習風氣上,香港的學生(特別是讀DSE的學生)大多數都只是背誦範文和marking scheme,所有答案都有一套框架,讀書是考試導向 (exam-oriented),而英國的考試多數是essay-based的,所有沒有太多的框架可以背誦,學生通常都是把知識應用在題目上,而非背答案。

以英文科為例,在香港考DSE英文作文,其實有好多框架 (議論文十式,不同文體格式 letter to the editor, speech, report 等),但在英國學校的英文科,主要是考核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例如要求你分析詩詞,寫Essay 而且沒有標準答案。而英國公開試的考法及學習模式比較接近大學的模式,因此不少在英國讀中學的同學仔,在大學會比較易適應學習模式。 

第三,在科目上,英國的科目比香港多元化,例如有DT,Psychology,Latin,drama等。學生可有更多元化的選擇,不會只局限於傳統科目例如Biology或是Physics等,而通常French和Spanish在初小是都是必修科。

最後,在考試制度上,香港只需要在中六考公開試DSE或國際文憑試,但在英國便要在Year11(中五)時考GCSE和在Year13(中七)考A-level。雖然A-level才是真正決定你能否進入心儀大學的公開試,但是GCSE同樣十分重要,因為很多大學都會看你GCSE的成績而決定給不給你offer。

如果大家有什麼英文問題,如Spencer Lam, 好唔好咁樣學英文呀? 或者IELTS考試,成人英文知識及英文資源,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Follow 「Spencer Lam English Team」 Facebook page得到更多英文資訊,亦都可以上https://spencerlam.hk/ 了解更多!

 

作者簡介:港大一級榮譽畢業,在學期間獲11份獎學金,曾赴英國留學交流。曾任國際銀行MT,2019年放棄銀行工作,全身投入英語教育事業,歷年來教授過千名學生,早前獲香港青年協會邀請擔任2020 DSE工作坊講者。

Facebook 專頁:Spencer Lam English Team

網頁: https://spencerlam.hk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Spencer Lam

欄名 : 智取英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