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MPF未現異常轉換 沽港股買美股得不償失

股市 21:00 2020/07/03

分享:

分享:

理柏剛發表上月MPF投資成績,中港股票的升幅遠遠跑贏美股。

早前有強積金(MPF)業界指,最近出現供款人沽港股、改買美股等走資情況,且趨勢已持續數月。惟積金局回應本報查詢時強調,並未收到強積金受託人報告,顯示近期有異常轉換基金的情況。

積金局發言人說,強積金屬三、四十年的長綫投資,期間無可避免會遇上市場的短期升跌。該局提醒打工仔,切勿嘗試捕捉和跟隨短期市場走勢,反而應考慮不同的因素,例如自身的人生階段及風險承受能力等,從而部署MPF投資。

大中華股票基金  上月勁彈9%

發言人補充,打工仔轉換強積金基金時有發生,但當局亦未收到強積金受託人報告指近期有異常轉換基金的情況。

此外,參考理柏(Refinitiv Lipper )今天(7月3日)發表的MPF最新數據,6月份表現最好是大中華股票基金,勁彈9%;緊接其後是港股基金,亦升近8%;反觀同期美股僅升1%,遠遠跑輸整體平均回報的3.3%升幅。專家認為,若成員貿然跟風,慌忙沽中港股票改買美股,唯恐低賣高買,得不償失。

專家籲分散風險  均衡布局

退休金達人、高治顧問(GOJI)行政總裁余天佑忠告,在職者的血汗錢宜分散風險及均衡布局。若在波動市難作投資抉擇,不妨揀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由基金經理按市況調較股債等資產配置。

彭博於6月中引述獨立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MPF Ratings)的數據指,5月份中港股票基金錄得淨流出3.84億元,是4年來最大單月走資。截至5月底,共有2,100億元強積金資產是投放在中港股票基金。同時,亞洲除外的區域性股票基金,5月錄得淨流入11.7億元,是吸資最大的資產類別。

MPF Ratings主席叢川普(Francis Chung)表示,「港區國安法」再令本地政治風險升溫,從中港股票基金與美國股票基金資金流向的巨大差距看,他形容強積金成員「可能對中港股票失去信心」。

積金局發言人又透露,截至今年3月底,約227萬個MPF帳戶(佔總帳戶數目約22%)的強積金是投資於DIS,又或旗下的「核心累積基金」及「65歲後基金」,總資產值約474億元(佔強積金總額約5.5%),而該等帳戶中,有超過六成是計劃成員主動選擇預設投資策略,或上述兩隻基金。另一方面,自DIS在2017年實施以來,其年率化回報較同類混合資產基金的表現為佳。

記者︰曾桂芬

責任編輯︰陳楚源

欄名 : 強積金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