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營商】90後銀行MT變身英文KOL 月營業額達6位數

名人薈萃 08:21 2020/07/04

分享:

分享:

不少人視各大銀行的見習行政人員計劃(Management Trainee,MT)為荀工,起薪點高,晉升前景佳,深受畢業生歡迎。九十後的林栢勤(Spencer)大學畢業後,成功過五關斬六將,順利成為銀行MT,奈何工作內容不似預期,工作上的滿足感不及幫學生「私補」的大。3年後決定離開商界,轉戰教育界做補習老師,月營業額達6位數。去年的社會事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學生人數大減,他轉攻多元發展,開拓綫上教學又在Youtube拍片教英文知識做英文KOL。

相關文章:【有片睇!】最易犯錯係啲乜? 職場英文5大留意點

相關文章:【職場英文@iM網欄】5大展開話題句式大公開 不要只用How are you?

他畢業後順利成為國際大型銀行的MT,經過一年的培訓,他被安排做後勤工作,有別於其所渴望的前綫工作,故之後轉到另一間大型銀行,同樣任職MT,擔任助理客戶關係經理的職務,負責照顧不同企業客戶的理財需要。他更為此考取了不同的牌照,譬如證券、保險以及特許財務策劃師(CFA)。不過工作仍然不似預期,「做落發現有時為了跑數,未必可以為客人提供最適合的建議。」每日返工等放工,便成為了他的日常。

新冠肺炎疫情 學生人數大跌八成

他離開銀行工作後,在朋友介紹下,加入灣仔一間補習社,補習對象以中六學生為主。幸好在成為全職補習老師後,他的學生人數以倍數增長,月營業額達6位數字,收入比任職MT時更高。他更建立了共3人的教育團隊,負責策劃活動和宣傳工作。

轉為全職補習老師不足一年,林栢勤先後遇上社會運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今年2月疫情期間,學生人數按年大跌八成,由一星期有20班補習班,跌至每星期只剩下6班。補習老師也要轉型,轉攻綫上課程,由硬件器材、軟件配套和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他與補習社共花費了6位數字開支。綫上綫下課堂並行,讓他接觸到更多來自九龍及新界區的學生,學生人數稍為回升,但仍較去年同期下跌五成。

拓網上平台 望成英文KOL

除了拓展綫上課程,他還積極利用社交平台的各項功能,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作網上宣傳,例如透過Instagram上的投票功能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又多以影片及圖片方式出帖文,以鞏固學生的英文知識。另一方面,他會不時更新多個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和Youtube,拍片、開直播,教大眾英文知識及與時事相關的英文單字。他表示,自己是一位英文補習老師,教授學生考試技巧及口訣之餘,也希望能成為在網上教英文的KOL,令學習英文變得更貼地。

 節錄自第663期《iMoney Focus》上位生意經。

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楊子瑩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