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環球機構合作 推統一互聯互通收匯款方案

科技 14:05 2020/07/02

分享: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眾消費者習慣開始改變,外賣、網購更大行其道,造就電子支付市場持續蓬勃發展。(資料圖片)

近年電子支付市場蓬勃,支付方式亦愈來愈多,Ripple東南亞地區主管Kelvin Lee指出,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關係,環球各國採取封關措施,大眾消費習慣亦開始改變,外賣、網購方式大流行,亦造就電子支付大行其道。

預計環球今年電子支付市場規模將升15%,根據摩根大通報告,預計明年香港電子錢包市場規模亦升32%。

目前本地常見的電子支付方式,除了市民以往熟悉的八達通外,匯豐推出的PayMe、阿里巴巴推出的Alipay,騰訊的WeChat Pay HK等亦成為大眾首選,但各大平台系統其實並不互通。「要將錢由PayMe帳號傳送至Alipay或WeChat Pay錢包中,其實非常不便。」早前環球各科技、金融以及非牟利公司組成「開放支付聯盟」(Open Payments Coalition),當中包括GoPay、Ripple、Blockchain.com、BitPay、Brave、Flutterwave、Mercy Corps等公司。近日該聯盟就開發出新解決方案PayID,目的是希望令全球用戶收款及匯款更加方便。

預計環球今年電子支付市場規模將升15%,根據摩根大通報告,預計明年香港電子錢包市場規模亦升32%。(新華社圖片)

預計1億用戶受惠

Kelvin表示,「開放支付聯盟」就集合了全球40間公司,希望建立一個統一且標準的方式,讓收款及匯款更加簡便。「東南亞區域內,參加聯盟的就有Crypto.com, GoPay, Huobi and Standard Chartered Ventures等,相信全球約有1億用戶受惠該新方案。」

>>>【中印衝突】印度總理刪逾百條微博帖文 微博:已按要求關閉帳號

>>>【走進歷史】Google宣布停產Pixel 3a系列

據了解,以往用戶需要將款項匯出去,給朋友或其他公司,過程中都需要自動清算所(Automated Clearing House,ACH)以及匯款路徑號碼(rounting number),而這些匯款號碼非常冗長,難以記得,而新的PayID就將之簡化至好像送出電郵般。Kelvin表示,若各平台系統能互通,用戶使用PayID就可以跨平台收款匯款。

PayID如電郵 簡化匯款路徑

新科技技術在初期始終沒有太多認受性,推行亦相對有難度。「今次全球就有40間公司聯合一起推行,新方案可打破電子支付中的孤島與標準,加速數碼化支付普及程度。」但他亦坦言,要大眾用戶接受新技術需要若干時間,期望未來有更多公司加入聯盟,繼續推行新支付方案。

據了解,「開放支付聯盟」希望創建真正開放式支付網絡,此外,方案亦提供端到端的「數據轉移規則」合規解決方案,以滿足FinCEN要求和FATF建議。

記者:李彥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