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治法內容】銀行制裁有多強 瞄準中國資金鏈
▲ 【香港自治法內容】銀行制裁有多強 瞄準中國資金鏈
美國國會正式通過「香港自治法案」。香港自治法案內容主要針對中方官員和機構,可以包括北京和香港。但香港自治法案內容比美國去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牽連更廣,制裁範圍包括國際銀行,理論上可導致銀行無法與美國交易、無法使用美元結算,打擊中國資金鏈。香港自治法案目前仍需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方可生效,外界預期特朗普很大機會簽署。
- 美國國會做了甚麼?
美國參議院周四(2日)通過,眾議院此前一天通過版本香港自治法案(Hong Kong Autonomy Act),法案現在已獲兩院通過下,送交特朗普簽署即會生效。
參議院上周其實已通過用字些微不同、內容大致一樣版本香港自治法案,但眾議院礙於國會規則,必須自行訂立另一版本,再轉交參議院審理,導致法案通過有所延誤。
- 香港自治法案是甚麼?
這是美國制裁中國最新工具,操作與美國國會去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類似。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背景為香港反修例示威,香港自治法案則在中方實施港區國安法後通過。但最初撰寫法案美國參議員承認,他們在港區國安法之前,已準備了香港自治法案的制裁框架。
- 香港自治法案內容是?
香港自治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每年提交報告,列舉「實際上協助中國違背責任」(materially contribute to the contravention of China's obligations)人士和機構。
法案賦予美國總統權力,向點名官員和機構實施凍結資產、禁止入境美國等制裁。
與點名官員和機構有「顯著交易」(significant transactions)銀行亦會受到制裁,形式可能包括限制與美國交易、使用美元結算、高層不能入境美國等。
法案又規定,美國國會有權否決總統撤銷制裁。
- 潛在制裁對象是?
首先是中方官員和機構,可以包括北京和香港官員和機構。
香港自治法推手,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圖米(Pat Toomey)、民主黨參議員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舉例稱,這可以包括香港警隊,或負責實施港區國安法中國共產黨官員。
其次是銀行和金融機構,不論國籍,理論上包括美國銀行。
- 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有何異同?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也要求,美國國務院每年就香港自治情況提交報告,並在美方認為不達標時向中國實施制裁。
與此同時,兩個法案都沒有指定要怎樣制裁,決定權在美國總統。
香港自治法案主要分別在於,潛在制裁對象首次包括國際銀行,涉及國際金融層面,牽連比單純制裁中方官員和機構廣得多。
- 滙豐渣打會否受制裁?
門檻相信頗高。
全國人大推出港區國安法後,滙豐及渣打兩家英資銀行雖然表態支持,引起英美政客不滿,但特朗普政府早前推動修改香港自治法案條文,減低了銀行真正受到制裁的機會。
- 法案修改了甚麼內容?
特朗普政府推動修改後的香港自治法案,規定只會在中方官員或機構已經受到制裁後,銀行再於知情下與相關官員或機構交易,才會連帶制裁銀行。
美國國會兩院最新通過法案版本,亦給予銀行1年寬限期,去準備與遭美國國務院點名人員和機構終止交易。
這意味着,銀行不會與官員或機構同時受到制裁,會有相當時間首先了解不能與哪些人或機構交易。銀行亦不會因為支持港區國安法本身,而受法案制裁。
參議員圖米也嘗試解畫,稱法案主要針對中資銀行,以及美資銀行在中國子公司。圖米聲言,法案「不威脅美國金融機構」。
- 制裁會否實施?
視乎特朗普希望在多大程度上,以香港作為中美角力籌碼。
美國國務院往後即使遵從香港自治法案,點名中方官員和機構,以及相關銀行,但制裁是否實施、如何實施,決定權在美國總統手上。
香港自治法案制裁涉及官員與機構,以及銀行2個不同層面,前者對美國影響輕微,實現機會相對較高,但要有效制裁銀行的話,美國也難免負出巨大代價。
香港自治法案制裁理論上可以禁止中資銀行使用美元交易,打擊中國資金供應。不過,美國推行無限量化寬鬆,大量增加發行美元下,任何削弱美元國際流通的行動,都不利美元需求和幣值穩定,嚴重危害美國戰略利益。
美國國務院早前已宣佈不再認為香港自治,其實已經達到觸發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制裁門檻,但特朗普雖然宣佈「會啟動程序撤銷香港特別待遇」,至今卻沒有實際行動。
香港自治法案對銀行更有1年寬限期,反映法案對銀行即時影響非常輕微。遑論美國政局、中美關係在1年間可以有巨大變化。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http://bit.ly/33C83cZ
立即訂閱專享無間斷美股分析:http://bit.ly/2ZN5x1l
責任編輯:方圓之
欄名 : 天下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