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製造】本地公司研熔噴布技術 冀輸出外國發揚「香港製造」
▲ 本地科研公司Pure Living行政總裁何寶琪表示,2月時,台灣、中國甚至外國口罩物料供應商缺貨,因此把心一橫,不如自行研發口罩原料熔噴布製造技術,自己做口罩。(黃建輝攝)
本地科研公司Pure Living原本從事化工產品研發,供應給政府、醫院及檢測中心等。該公司行政總裁何寶琪表示,年初疫情爆發,公司打算投資買機做口罩,但聯絡口罩物料供應商時,卻無從入手。「2月時,台灣、中國甚至外國口罩物料供應商缺貨,因此把心一橫,不如自行研發口罩原料熔噴布製造技術,自己做口罩。」
她指出,2月時內地熔噴布機器供應短缺。「一部直立式熔噴布機成本動輒達1000萬元,且體積大,難以放在香港細小廠房。」因此她著手物色體積較小的橫向式熔噴布機,但發現內地供應商把二手配件重新組裝成機器出售。
投資8位數 改裝製布機
及後何寶琪決定投入人力物力將機器改裝,希望做到高標準的熔噴布。「我們香港團隊有8人,再加上國內研發隊伍10人,並找到海外有技術有經驗的工程師負責重新設計機器,總共投資8位數字。」所謂的熔噴布技術,原理是將聚丙烯膠粒熔化,再將液化膠粒噴成超細小絲狀,最後捲成一塊布。
製造熔噴布過程中,需要導入靜電,如果導入不均勻或機器效能較差,以致滲入各種雜質,造出來的成品質素就不合格。
她解釋,現時最流行的「複合式熔噴布」就是將兩塊熔噴布結合而成。「因機器僅能將靜電單邊導入熔噴布,因此將兩塊單邊導入靜電的布結合,才勉強合格,但口罩不太透氣,讓人感覺很焗。」
>>>【遙距營商計劃】創科局局長薜永恆:D-Biz申請超出預期 嚴謹把關審核需時
>>>【挑戰Tesla】美初創Nikola推首款電動車 被稱為「卡車界」Tesla?
何寶琪表示,公司的熔噴布製作技術,會將優質聚丙烯原料放入擠出機,高溫熔化原料後經過多層細眼金屬網過濾隔走雜質。之後以高壓經過一系列細孔噴頭噴出均勻熔絲。熔絲冷卻後成為熔噴布,再經過雙重靜電處理,提升過濾效果及透氣度,之後亦可用來製造合乎標準的口罩。
冀月產千萬口罩
目前內地及香港疫情稍微受控,前幾個月出現的「口罩荒」亦得以緩和。何寶琪就指出,從前熔噴布10萬人民幣以內就有1噸,4月期間上升至70、80萬人民幣,目前已回落至38萬至45萬人民幣1噸。但她亦提醒,由於2月過後,內地不少中小商家都趁機製作熔噴布,質量參差。「目前內地就囤積了不少劣質熔噴布,因為他們要銷貨,或選擇平賣,而未來1至2個月,大家要小心國內出產的熔噴布製成的口罩,質量非常粗糙,大眾配戴會好危險。」何寶琪指出,公司自行設計研發的熔噴布機器將於月內送到香港。
未來機器可月產10噸熔噴布,每噸熔噴布能供應生產100萬個口罩,因此月產口罩或可達1000萬個。
何寶琪亦表示,擁有機器可發展3大業務:製成的熔噴布可以外銷,同時布可以做成口罩售賣,同時亦可將機器設計技術輸出給外國。她透露,目前杜拜方面廠家亦向他們訂了幾台,而東南亞方面,越南、印尼等地工業成熟,有機會將機器輸出至當地市場。「納米級別的熔噴布技術或指日可待,但研發需要大量資金,希望未來繼續鑽研技術,研發更高級別的防護衣。」
記者:李彥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