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營商】港產手機鏡頭品牌 「疫」市轉型售賣護目鏡成功自救
▲ FusionLens首席市場主任柯昕晴指,當時轉型除了為「自救」外,亦希望為社會解困,故最終決定將業務暫轉為採購及出售護目鏡。(梁偉榮攝)
新冠肺炎疫下,市民消費力減弱,除了防護及民生用品外,許多零售產品均滯銷。在「疫」市下,港產手機鏡頭品牌FusionLens將業務轉型,投資6位數金額,轉移採購及銷售護目鏡,並藉網上營銷方式吸引本港及海外醫院、餐飲業和消費者青睞。公司憑靈活變通之業務調整策略,至今已達收支平衡。
FusionLens所銷售之手機廣角鏡頭,均是自家研發及生產,目標客源主要為旅遊者。但隨着疫情爆發,其產品之銷量放緩,令業者於1月份萌生轉型之念頭。FusionLens首席市場主任柯昕晴指,當時轉型除了為「自救」外,亦希望為社會解困,故最終決定將業務暫轉為採購及出售護目鏡。她透露,由於最初未能成功在香港尋找代理商入貨,故轉與台灣生產商洽商,然而,當時中國對有關產品的需求龐大,作為小型公司欲採購少量貨源亦甚為困難,故整個籌備過程用上約一個月時間才預售。
公司成立至今,主要透過其自家網站及Facebook專頁推銷產品。不過,疫後愈來愈多企業亦轉戰網上營銷,問及有何突圍方法,柯認為主要取決於內容(content)。她解釋,由於客人未能透過網上營銷方式接觸產品,故需要為他們提供詳細之產品內容,且不繼更新內容,如FusionLens則會投放很多資源於拍攝產品相片,兼會頻頻拍片逐一介紹每款護目鏡之功能及特性等。與此同時,品牌亦有將產品上架電商平台Amazon銷售,另亦投放資源進行廣告宣傳,她坦言「實際上,產品價格的四分一之均用於廣告宣傳」。
透過網上營銷,其護目鏡由2月預售至今已售出過萬副, 當中8成為零售客戶;除了本地市場外,目前海外銷售佔比正更擴大至6至7成。不過,疫情消退後,護目鏡之需求極有可能回落,問及公司未來發展計劃時,她稱,會視乎市場需求決定是否繼續銷售護目鏡,屆時市民恢復出遊時,亦將會重啟本業,繼續研發及生產手機配件。
【疫市營商】MyDress疫市加開美食網站 港人愛台灣食品1個月生意增兩倍
記者 :蘇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