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睇】直播海鮮「殺出血路」! 成「疫市贏家」創百萬營業額

iMTV+ 08:00 2020/04/26

分享:

分享:

「波士頓龍瑕、泰國瀨尿蝦、加拿大象拔蚌......」買新鮮海鮮已不再需要親身到濕漉漉的街市選購,而是可以透過手機的應用程式,像「淘寶」一樣找出自己心水的海鮮,透過直播鏡頭挑選,再遙距向店員「落order」,最快3小時海鮮便能送上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不少市民被迫留在家中,以外賣海鮮為概念的鮮直送,最高峰每月的營業額可達百萬元,比疫情前多3至4倍,可以說是「疫市贏家」。

年過半百的鮮直送聯合創辦人梅文博(Bok)曾從事數十個行業,笑着向記者說︰「要講一日都講唔晒。」2009年他創立鑄博集團,旗下業務覆蓋科技、移民、教育、保險和貴金屬等多個不同範疇。受內地科技業務如淘寶、美團的啟發,Bok指科技是他深信不移的方向,「如果唔去跟上(科技發展),始終有一日會無法掙脫出來。」

直播海鮮夠新意

鮮直送用O2O的營銷模式(Online To Offline),主打海鮮外賣,在香港仔魚市場自設海鮮工場,客人可以在應用程式內,透過鏡頭遙距選購海鮮,由現場職員量重和包裝,再在預定的時間送到客人家中。Bok指平台有如「24小時Sales」,配有24小時的客服,即使客人在半夜落單也可以接單,不過一般需提前一日落單。如有現貨,最快可3小時送抵客人家中。

Bok表示,他們的獨特之處是斥資約600萬元搭建的自家系統,不但可以24小時以鏡頭直播海鮮,亦可以從平台收集購買數據,從而更了解客人的需要,而市面上的平台大多數以社交媒體做宣傳和下單,欠缺一個整合的系統。

客人可透過鏡頭遙距選購海鮮。(王嘉昌攝)

生意額大增4倍

乘着抗疫留家的風向,梅文博(Bok)表示鮮直送3月錄得過百萬的營業額,過去兩個月的生意額都比1月多3至4倍,以目前趨勢,4月營業額亦有望超過3月,目前應用程式已有超過4萬名會員,團隊大約有50人。疫市期間,他們仍在招聘約10個職位,包括司機、送貨員、海鮮處理員等。Bok指出,由於鮮直送「食正個勢」,加上疫情令各行業面臨危機,有部分供應商希望可以有多個渠道增加銷量,會主動接觸他們洽談合作。Bok透露平台將陸續引入點心、水耕菜和家禽類產品等,目前他們剛租用葵芳一個約一萬呎的單位,作為產品的集散地。

以互聯網方便生活,長遠是不爭事實,加上疫情令很多原本抗拒接觸科技的人,都「被迫」去感受科技帶來的方便。Bok相信經新冠肺炎一役,用家都會「用開方便好難返轉頭」,Bok估計收支平衡大約1至2個月後就可達到了。百業待興,但鮮直送能突圍而出,稱其為「疫市贏家」絕不為過。

節錄自第653期《iMoney Focus》上位生意經。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 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黎海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