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企業擬撤出「世界工廠」 分析師:港商需跟著定單走

商業 18:12 2020/04/16

分享:

分享: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企業認為,企業只會局部搬離生產線,因中國整體的生產效率仍然較高。 (法新社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幾乎全面停工,不少產業鏈依賴中國的企業頓時束手無策。不少企業擬把部分產能撤出中國,減低風險;此舉會否進一步拖累香港的轉口貿易?

【香港出口】首兩個月出口貨量跌11.8% 2月份量升價跌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示,由於中國的生產成本持續上升,加上去年的中美貿易戰,故不少企業之前已逐步把產能遷往其他東南亞國家。因此,此類型的影響已一直浮現,並拖累香港的出口貿易。事實上,去年香港出口連跌13個月,12月才首次回升3.3%。

雖然疫情過後,可能有更多企業重整產業鏈,不過鄧世安認為全面搬離中國的機會不高。他解釋,企業只會局部搬離生產線,因中國整體的生產效率仍然較高。「講求高端品質、較為複雜的零件生產仍然有優勢,例如電子產品等。」

鄧又指,此方面對於香港貿易的影響持續,惟並非轉差。本來本港已正承受其他港口的挑戰,加上現時產業鏈遷移的情況,「港商需學懂跟著定單、產品走」。同時,他又指,目前更大的困難將會是歐美市場對進口商品需求下跌,以致單量減少。

【零售寒冬】逾9萬間零售商申請資助 料4月底前發放

【零售寒冬】零售協會調查:96%公司錄虧損 料2月至5月逾萬從業員被裁

記者:葉泳珊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http://bit.ly/33C83cZ
立即訂閱專享無間斷美股分析:http://bit.ly/2ZN5x1l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