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疫情】清真寺萬人聚會集體感染 恐成南韓翻版
▲ 【馬來西亞疫情】清真寺萬人聚會集體感染 恐成南韓翻版
馬來西亞疫情嚴峻,確診個案迫近700宗,為東南亞國家最多。馬來西亞的新冠肺炎病例急升,因清真寺萬人聚會爆發集體感染,鄰國新加坡和汶萊亦有相關病例。但關閉宗教場所或惹侵犯宗教自由的非議,大馬亦未有即時採取行動,外界憂慮成南韓翻版。
吉隆坡附近一間清真寺於2月27日至3月1日舉行聚會,約有1.6萬人參加,近日新增個案多數與此有關。新加坡立即關閉所有清真寺,但大馬卻未有即時採取措施,因穆斯林國家須獲得伊斯蘭領袖批准。該國衛生部門仍追踪當日在場人士,避免再出現類似南韓新天地教會的集體感染。
馬來西亞大多數國民信奉穆斯林,國內不時出現宗教和種族衝突,政治局勢亦圍繞這兩個議題而發展。大馬會為馬來人和土著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住房和教育配額。
馬來西亞2月下旬的政治動盪,令該國處理疫情變得複雜。前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上月底與人民公正黨領袖、前副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割席,與盟友退出執政聯盟,土著團結黨主席毛希丁(Muhyiddin Yassin)成為新首相。
毛希丁執政只有數周之久,內閣由很多新任部長組成,包括衛生部長。總理辦公室和衛生部未有即時回應事件。
馬來亞大學社會文化助理教授帕維(Awang Azman Awang Pawi)指出,隨疫情成為全球焦點,關閉宗教場所的政治敏感度開始減弱,新政府在這兩周內採取的措施才是關鍵;一旦失敗了,將面臨各方指責。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簡稱世衛)警告,東南亞有些國家爆發社區感染,呼籲積極採取行動。世衛東南亞區域主管辛格(Poonam Khetrapal Singh)稱,東南亞證實出現集體感染,反映監控有效,但同時提醒各國要更積極抗疫。
【美國疫情】特朗普:經濟將迅速復元 財長未來兩周將向國民發支票
記者:鄧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