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宗教騷亂採人臉識別技術 捕捉逾1100名示威者

科技 14:03 2020/03/12

分享:

分享:

印度執法部門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成功揪出有份參與衝突的逾1100名示威者。

新德里市上月爆發嚴重流血衝突。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印度一名高級官員周三出席下議院會議時指,當地執法部門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成功捕捉到有份參與衝突的逾1100名示威者。不過,除考慮到個人私隱外,技術的準確度亦引起爭議。

印度內政部長沙阿(Amit Shah)透露,執法部門早已部署人臉識別技術,該系統輸入了國民身份證資料、駕駛執照等,包括載有超過10億國民的生物辨識資料庫Aadhaar,以偵查2月25日至26日,在新德里東北部發生的社區暴力參與者。

沙阿指出,人臉識別技術只是一個軟件程式,無法看到信仰,只能看到臉部,並且通過臉部識別捕捉犯人。

【新冠肺炎】莫斯科設人臉識別尋中國乘客 巴士地鐵已啟用

亞馬遜將限制人臉識別系統應用

事件引起不少憂慮,質疑印度政府在部署該技術前,未有進行適當磋商、制定法律等。非政府組織Internet Freedom Foundation稱,是次使用的人臉識別系統,是新德里警方首次購買,主要用來識別失蹤兒童,於2019年準確率僅為1%,甚至無法區分男孩和女孩。

互聯網自由基金會(IFF)執行董事Apar Gupta認為,該技術在沒有任何明確、基本法律權限的情況下使用,明顯違反私隱權。他提醒,人臉識別技術仍在發展中,執法時使用存在極大風險。

人臉識別損害私隱 美跨州份議員倡禁公屋採用

印度國會去年12月通過《公民身份修正案》,允許來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及孟加拉的非法移民,一旦受宗教迫害,可獲得印度公民身份,但穆斯林除外。《修正案》被批評違反憲法原則,涉及歧視穆斯林爭議,激發民眾上街抗議。示威者以和平示威、靜坐等方式抗議,卻不得要領,警方曾開槍及發射橡膠子彈等武力驅散。2月24日,新德里連續兩日爆發衝突,演變成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互相攻擊,超過5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責任編輯:姚慧儀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