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中國工廠延後復工 估計本港首季出口受壓

商業 09:30 2020/02/14

分享:

分享:

疫情阻礙工廠復工,香港出口商會會長鮑潔鈞相信,今年首季出口將受較嚴重影響。(曾耀輝攝)

武漢肺炎疫情仍未受控,中國的工廠有待全面復工。香港出口商會會長鮑潔鈞相信,今年首季出口將受較嚴重影響,對新一年的出口展望亦不算樂觀。

【武漢肺炎】日韓台三地政府如何救市? 用錢更要用腦

疫情礙復工進度 港出口受拖累
鮑潔鈞接受本報專訪時預計,因本地出口貨品大部份是來自中國,而當地工廠復工進度受阻,相信對本港第一季出口影響嚴重。若然工廠可在2月底、3月初復工,相信4、5月的生產進度將會加快,對上半年的出口表現影響較低,或錄輕微跌幅。就產品類別而言,對於具季節性產品的打擊將會較大,特別是小批量的成衣或因趕不及出貨,致流失定單。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 Under Armour料交貨延遲兼銷情大損

【武漢肺炎】日企部分工廠復工 中國20間Uniqlo門店重新營業

疫情以外,還有困擾多時的中美貿易戰。即使兩國終簽定首階段協議,似乎利好行業今年發展,但他認為此僅屬「第一步」,料後續要達成其他共識,將花一段時間。因憂慮貿易戰前景,有不少首季出口至美國的貨物,亦提早至去年年尾出貨,進一步影響首季的出口表現。鮑續指:「即使貿易戰告一段落,亦只能為出口業止住跌勢,難帶來強勁刺激。」

OEM難留客 唯有發展自家品牌
即使沒有貿易戰,行業亦正承受生產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鮑潔鈞解釋,OEM產業較容易被取替,客戶隨時可因為地緣政治、稅務政策等因素,轉投其他貿易商。

鮑亦提到,業界內不少管理層的取態亦比較審慎,對投資新事物卻步。「只要 OEM仍有生存空間,便不願多作改動。」為扭轉劣勢,他呼籲港企加快轉型:「現時是發展自家品牌的好時機,可在難關中闖出新路向。」

他提議企業可先集中搶佔一兩個新興市場,了解當地文化,使產品設計上更貼合當地消費者的要求。舉例而言,部分企業因貿易戰而到東盟國家設廠,應藉此了解市場,考慮同時在當地生產及銷售。

跟進【武漢肺炎】最新動態

記者:葉泳珊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