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料數日內正名 專家指世衛建議難使用
▲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嚴峻,但至今仍未獲正式命名,「冠狀病毒」本身是一類病毒統稱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嚴峻,但至今仍未獲正式命名,「冠狀病毒」本身是一類病毒統稱。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前建議使用2019新型冠狀病毒來命名,但媒體及公眾都不習慣使用新型冠狀病毒一字,繼續使用武漢肺炎等非官方名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連日加緊商討,預料數日內公布正式名稱,為新型冠狀病毒正名。
【武漢肺炎潛伏期】長短說法不一 日本擬縮短觀察至10日惹質疑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世衛早前建議使用的臨時名稱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以區分新型冠狀病毒。其中2019為發現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new),CoV則為冠狀病毒(Coronavirus)的縮寫。
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助理教授沃森(Kristel Watson)表示,世衛建議的名稱較長及不容易使用,因此媒體和大眾傾向使用非官方名稱。但她表示,當病毒繼續未獲正名,人們或開始使用「中國病毒」等名稱,會引起部分族群的強烈反對。
如病毒繼續未獲正名,更會導致不良影響。例如H1N1病毒於2009年爆發,當時網上普遍將病毒稱為豬流感,埃及更為此撲殺大量豬隻。但事實上,H1N1病毒是以人傳人方式傳播,撲殺豬隻無法有效抑制疫情傳播。
世衛於2015年發表新指引,指出新傳染病的命名元素不應包括地理位置、人名、動物或某種食物的名稱、特定文化或行業。
ICTV目前為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美國病毒學專家諾伊曼(Benjamin Neuman)與其餘10名專家,組成研究小組,並以2天時間決定新名字。諾伊曼表示,小組目前已將新名稱送交科學期刊審核,預計將在數天內正式公布。
記者:鄭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