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營銷】卓悅又賣口罩 被質疑不為港人設想?
▲ 近日不少店鋪賣口罩時,都惹來港人投訴。一方面是質疑派籌機制,另一方面是坐地起價的情況。(湯炳強攝)
連日內亦有個人護理店、藥粧、藥房等開賣限量口罩,必定會見到隨之而來的長長人龍,以及部分市民的投訴及質疑。今日卓悅又再於12時發售口罩,每人限買兩包。開店前,門外已經有不少港人排隊等候,同時亦有不少人在卓悅Facebook專頁質疑該店的發售機制。
集中在旅客區買口罩 非為香港人?
卓悅今早在Facebook宣布,即日12時會在17間分店發售韓國KF94口罩5個裝,每包30元。該17間分店主要集中在九龍區如旺角及尖沙咀等,新界區則僅得葵涌及元朗,而港島區則有銅鑼灣兩間分店。有網民質疑卓悅安排發售口罩的分店均集中於旅客區,質疑品牌並非一心為解香港人的燃眉之急。另亦有不少人留言,希望卓悅同樣安排屯門、沙田、荃灣等分店發售口罩。
除此之外,買口罩的排隊民眾眾多,卓悅使用派籌機制。同樣地,有人不明白短時間內已完成派籌的原因。有讀者表示,開賣前半小時,其中一間分店的人龍有超過600人,唯有放棄。同時,有指卓悅的店員私下扣起部分口罩,令普羅大眾可買到的口罩減少。不過,卓悅就此仍未有公開澄清事件。
賣口罩惹投訴 點做至好?
近日不少店鋪賣口罩時,都惹來港人投訴。一方面是質疑派籌機制,另一方面是坐地起價的情況。為免破壞企業形象,或是「好心做壞事」,現時賣口罩、消毒用品等的抗疫物資時,商戶必定要預先安排好全盤計劃及期望管理,保障員工及顧客。
定價方面,早前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助理教授張天秀亦曾教路,一般而言,加價超過20%,消費者更會「介意及計算價格」。現時口罩是必需品,加價超過20%亦會迫於無奈購買,但「加價」可能會令企業形象受損。
責任編輯:葉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