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盲搶口罩 囤貨反而有利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令醫院無貨
▲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擴散,美國人也開始囤積口罩,但專家擔心這反而令資源錯配,有利病毒傳播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口罩供應短缺,民眾四出「撲口罩」,這個情況也出現在美國。即使美國只出現5宗確診武漢肺炎的病例,但民眾已開始囤積口罩。專家擔心,倘情況持續,會對公共衛生構成威脅,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上升。
美國有藥房指,口罩已全部售罄。電商平台亞馬遜(Amazon)的賣家稱,將延遲數周才出到貨。
民眾囤積口罩,意味醫院、診所的口罩供應或出現短。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稱,醫生和護士應在治療呼吸道感染患者時戴上口罩,一旦口罩濕透,便須更換。
CDC流感協調部門的流行醫療保健高級顧問帕特爾(Anita Patel)表示,目前見到的恐慌搶購並不能反映實際需求,當局正聯絡製造商,避免醫院口罩短缺;有信心製造商確保供應穩定,因醫療保健行業是他們最大的客戶。
華盛頓大學流行病防範及全球健康安全中心聯合主席拉比諾維茨(Peter Rabinowitz),希望政府介入事件,並教育公眾有關囤積口罩的危險。他憶述2009年爆發H1N1流感的情況,指自己當時在耶魯醫院,用盡了N95口罩,處境十分危險,風險也甚高。
同樣的情況,後來又出現多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博格公共衛生學院學者阿達爾賈(Amesh Adalja)補充,在2014年,美國出現了幾宗伊波拉病例時,有些醫院沒有足夠防護裝備。
阿達爾賈續稱,民眾驚慌失措、非理性、衝動地搶購口罩,紓緩了他們心理上對疫情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