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愛塑膠」 可樂不擬全面無塑
▲ 可口可樂每年生產大約300萬噸的包裝塑料。(法新社資料圖片)
環保意識開始普及,消費者開始接受「減塑」、回收等做法。可口可樂高級副總裁、可持續業務主管Beatriz Perez接受外媒訪問時卻提到,消費者仍喜愛塑膠包裝的輕巧簡便、並可重覆密封的特性,該企亦不會全面放棄塑料包裝,可持續業務的焦點將會放在回收與創新上。
Beatriz Perez出席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時,接受BBC採訪,她表示,「企業如果不照顧消費者需要,將會無法生存。」她又指,公司已改變裝瓶的基建系統,轉向回收與創新,亦要向消費者展示可能性。
據報道,可口可樂每年生產大約300萬噸的包裝塑料,估算每分鐘生產約20萬個膠樽,去年就被環保組織Break Free from Plastic評為全球塑料污染企業之冠,其次則為雀巢與百事可樂。
環球企業界等陸續增加對環境可持續的關注,例如減少飲管、增加可重覆使用的容器等。可口可樂則以增加回收為重心,該機構計劃至2030年,包裝用料最少使用50%的回收物料。Beatriz Perez更指出,有關目標可望提早達成。此外,採用其他物料亦是獲考慮的方法。去年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分別承諾推出以鋁制容器裝水,從而減少塑料污染。惟鋁雖然可比塑膠更能循環利用,但提取和精煉原鋁,或會留下比塑料更大的影響。
至於回收塑料亦非可治本之途,外媒The Verge亦援引一項2017年發表的研究指,僅9%的塑料可成功回收,而79%最終只會埋至堆填區。始終,減少包裝瓶生產會是更為根本的治本之策,但未必是可口可樂等食品商所樂見。
事實上,針對食品包裝或塑料的問題,亦有不少企業願意採用創意項目。新西蘭航空去年底就宣布新的測試項目,飛機上的咖啡杯採用餅乾為原料,當乘客喝完咖啡,可以把杯子吃掉。據報該企一年供應逾800萬杯咖啡,現時正測試可否長期使用餅乾杯,乘客初步反應似乎亦頗為正面。
責任編輯: 周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