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牽頭商討新伊朗核協議? 約翰遜突破盲點
美伊局勢在月初急劇惡化,伊朗政府揚言不再遵守核協議,加上美國已經退出,令原本簽約的7國僅餘下5國,協議名存實亡。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索性提議來一份新的「特朗普協議」(Trump deal),反映他確有周旋國際政治角力場的頭腦。
- 伊朗核協議名存實亡,須有新方案應對
- 特朗普只信自己,新協議非他談判不可
- 英國忙於脫歐,伊朗問題坐享其成更佳
自從美國在特朗普主導下退出,核協議已經出現裂痕。隨着美國恢復制裁伊朗,加上本月初擊殺被視為伊朗「二號人物」的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馬尼(Qassem Soleimani),導致伊朗決定全面放棄遵守核協議。
在此劍拔弩張的時刻,約翰遜提出以「特朗普協議」,取代原有協議,無疑是相當聰明而巧妙的一着。
畢竟,原有核協議缺少了美國,已成風中殘燭,想要限制伊朗,恐怕每每需要搬出制裁的恐嚇,之後無限輪迴,重重複覆,吃力不討好。特別是英國即將脫歐,各式談判已令約翰遜忙得不可開交。
不過,究竟何謂「特朗普協議」,恐怕暫時沒有人知道,包括倡議的約翰遜。他之後的說法卻洩露了玄機,形容特朗普是深諳達成協議之道,又指包括特朗普本人和很多人都這樣說。
這頂「高帽」當然並非單純贊美,而是請君入甕。素以談判達人自居的特朗普亦不推搪,在Twitter大呼同意約翰遜所言。約翰遜的圈套似乎已經初步奏效。
回望特朗普在上任後處理《北美自貿協議》(NAFTA),以至跟多個盟友和貿易夥件的自貿協議,已經可以大致掌握到特朗普對協議的作風︰若不是由他授命達成的,通通都是壞協議,就要退出,然後重談。
針對伊朗核問題的這份核協議,恐怕也逃不過這個命運,起碼特朗普已經走了第一步「退出」。加上伊朗近期也拒絕再遵守協議限制,徹底成為「歷史文件」,只是時間問題。
沒有了原有協議,惟有重新談判一份。那麼,何以是特朗普協議呢?
無他,皆因出自其他人的協議,特朗普恐怕都會看不順眼,繼而對之諸多挑剔,甚至阻撓和攻擊。
這樣一來,既分薄了眾國合作施壓伊朗就範的力量,同時也多添了美國特朗普這個難纏的障礙。
於是,約翰遜祭出「特朗普協議」的招數,順水推舟,鼓勵特朗普政府自行或牽頭跟伊朗談判,英國只需待在旁邊「食花生」,適時和應就好。
參考原有核協議,其實花了長達9年時間反覆談判,耗費眾多人力物力,才在2015年達成,而美國便由時任總統奧巴馬簽署。
美國今年大選,即使特朗普順利連任,也不過坐鎮白宮多4年。假若他能夠極速跟伊朗談妥,固然是好事;就算談不成,特朗普亦已經「無得留低」。
觀乎他跟北韓交手的經驗,一旦談判揹上身,特朗普的包容度便會提高,不會輕言加強制裁、或是射導彈攻擊,即使北韓已再度張狂起來。
情況倘若在伊朗身上照辦煮碗,這樣對英國、伊朗、以至整個世界的安全及和平,似乎都是利大於害。
撰文 : 凌絕頂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