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局勢】場外勸交 更顯歐盟「無牙」
- 歐盟為美伊勸交,反見自身無力
- 核協議撕毀,歐盟未見力撐伊朗
- 歐防務靠美國,怎叫得動特朗普
美國與伊朗在伊拉克的衝突持續,雙方隨時擦槍走火,引發大規模戰爭。作為全球一大勢力的歐盟,即使一再呼籲避免衝突,但愈是勸交,愈是顯示無力阻撓大國角力,只是一隻無牙老虎。
先是美國空襲擊殺伊朗將領,後有伊朗導彈還擊報復,各界憂慮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歐盟連番呼籲克制,避免衝突事態升級。
去年12月1日履新的歐盟委員會主席(俗稱歐盟總理)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迎來上任後第一個考驗,她強調需要緩和中東區內局勢,「必須停止動用武器,給予對話空間,歐盟呼籲盡一切努力恢復談判。」
這是繼周一呼籲伊朗維持遵守核協議、停止暴力循環之後,馮德萊恩近期的第二次發聲。但觀乎伊朗在歐盟周一呼籲後堅持還擊,歐盟的發聲顯然是毫無作為。
誠然,不論是伊朗抑或美國,歐盟的勸交更似是球場外的叫囂,無甚價值去理會。
對伊朗而言,特朗普前年撕毀核協議,歐盟僅「發聲」批評美國,不見實質挺身而出。
更遑論華府之後恢復對伊朗制裁,歐盟「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歐洲企業紛紛放棄與伊朗生意往來,以免美國制裁。歐盟有否任何具成效的挽救措施?似乎沒有,起碼至今未見。
反過來,當伊朗宣布不再遵守核協議,歐盟立即開會,打算重新制裁伊朗。再者,特朗普日前威脅轟炸伊朗文化遺產,聲言會觸犯戰爭罪行,歐盟亦對此沉默。
如此親疏有別,伊朗在情在理,也無必要給予歐盟任何尊重。
歐盟盡管幅員廣闊,其實卻是各自為政,連四大國:英法德意,如何回應伊朗局勢,也要另行開會商討,便可見一盤散沙,如何有能力跟西方世界的一哥美國說教。
與此同時,歐盟也心知肚明,美國作為「北約」(NATO)的主導,早已是歐洲各國防務不可或缺的依靠。反觀歐洲大部分國家連北約最基本的2%軍費開支承諾也做不到,又可以怎樣理直氣壯說話。
況且,伊朗已經跟俄羅斯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足以讓歐洲警惕。須知道,俄羅斯向來是歐洲頭號威脅,中國崛起則被視作對北約的新挑戰,而放棄核協議的伊朗同樣對歐洲構成危險。
隨著中俄伊結盟,全球當今兩大陣營已經明確劃分。歐盟不太可能跟隨中俄伊,唯一選擇只有繼續跟隊美國為首的陣營。
因此,與其軟弱無力地「場外勸交」,歐盟倒不如早作準備,隨時支援美國盟友。
撰文 : 凌絕頂
欄名 : 國金札記+